时间:2024/10/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图为“福寿园”公墓)汨罗融媒体讯(欧阳林杨志)落红飘零舞出千般忧伤,细雨缠绵诉说万重愁绪。清明节前夕,武夷山村“福寿园”公墓内,村民王德兴一脸肃穆,来到壁葬着父母骨灰的宫格前,跪地虔拜,磕头默哀,将一束花球挂在碑边,把满腹哀思祭于墓前。占地19.3亩的“福寿园”中,手捧鲜花、文明祭祀的村民络绎不绝,却听不到噼啪的鞭炮声,看不到纷飞的碎纸屑,闻不到浓烈的火药味,世俗喧嚣再也不去惊扰地下灵魂,文明新风轻轻拂过这座人生百年后花园。(图为“福寿园”公墓内)近年来,武夷山村坚定推行“一核三翼”殡葬改革,以“协会引领”为核心,以“壁葬公墓+村规民约+奖惩机制”为“三翼”,率先破除陋习,带头革弊立新,着力解决农村丧事大操大办“难根治”、乱埋乱葬“难规范”、封建迷信“难破除”等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成功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例”。一个协会:让“火葬公墓”成为新风尚年以前,武夷山村民离世后,基本都沿用传统的土葬,挨挨挤挤的坟墓蚕食了大量土地。“如果这种殡葬模式再不改革,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地建房、无田种粮、无处安身。”村党总支书记王启辉组织村支“两委”班子一合计,决定实行殡葬改革,村民去世后全部火化,免费住进村级公墓“福寿园”。土葬模式沿袭千年,陈规陋习根深蒂固,搞改革谈何容易?谱新调有何妙招?“老人是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带头最有震撼力,他们自愿最有折服力!”王启辉的“逆向思维”一贯“灵泛得乐”,于是,“党建+协会”模式推行起来了,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成立起来了,老干部、老党员被组织起来了,老年群体的干事热情被激活起来了。协会刚成立不久,村上就有一位任姓老人离世。如何解好这第一道题?打赢第一仗至关重要!老年人协会会长杨新国灌了两口老酒,把大腿一拍,把桌子一捶:“‘当头炮’一定打响,‘开场戏’绝不塌坨!”当天下午,杨新国就和杨培华几位老兄弟来到孝家,鼓励孝子们带头简办丧事。“即使我们同意,左邻右舍也不会赞同,会骂我们办事小气不孝顺!”一群孝子贤孙顾虑重重,连连摆手。(图为村民主动销毁寿器)“打蛇打七寸,牵牛牵牛鼻子!”杨新国、杨培华等人立即连夜召集当地的组长开会统一思想,并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讲道理,摆事实,苦口婆心地打响了“外围战”。第二天“发关”时,协会第一批24员“老将”守在沿途各大“关口”,经过“围追堵截”首先把燃放鞭炮的陋习一次性治好了。然后,在协会几位老人的坚持下,各种简办丧事的“组合拳”接续发力,一次俭朴文明、别开生面的丧事形成了轰动效应,发挥了示范作用。在协会的引导下,“火葬”成为村里的一种新风尚。全村老人自觉加入“老年人协会”,自愿签订协议,承诺百年后进行火化、葬入公墓。他们主动销毁寿器85具,填平“活人墓”30处,主导余座土坟全部迁入公墓。两位赵姓老人自愿“水葬”,去世后,后人按照他们的遗嘱,将骨灰撒入了汨罗江。一堂丧事:让“厚养薄葬”成为真孝道年冬末,武夷山村一位老人去世。协会理事迅速上门吊孝,敬奉挽联白幛,既表达深切哀悼,又督促丧事简办。按照“丧事简办”的规定,逝者停放不能超过4天,不请“和尚道士”,不搞封建迷信。协会安排以杨培放、李德根为头的宣传队免费唱几台花鼓戏,既热闹又节俭,为孝家节约“道场”费用1万多元。“一切从简”贯穿于丧事全过程。宴席严格控制在20桌以内,不上瓶装酒,不摆盒装烟,每桌总价控制在元以内。亲朋好友前来守灵坐夜,不发香烟毛巾,只在十一点钟吃碗土皮粉。办完白事,孝家一算账,所有费用加起来不到4万元,据估算共节约6至7万元。“没实行殡葬改革之前,一场丧事有时可拖垮一个家庭。”王德兴是武夷山村茶木片的白事“大都管”,他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以前的传统风俗,逝者要停放5至7天,请礼生,做道场,唱老戏,钞票就像流水。仅算一算守灵宵夜这一项,每晚要摆20多桌,一桌上8道菜,每桌价格超过元,5个晚上就得开支3到4万元。办一次白事几乎花光半辈子的积蓄,家底子薄的还得四处借债到处欠账。”“这笔钱用得毫无意义。”杨新国老人直抒胸臆,“丧事办得再热闹、再奢华,对于无知无觉的地下故人来说,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与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厚养!”“我们都已经七老八十了,心中惦记的事也不多,只剩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希望子孙兴旺发达,日子越过越红火,不要因为一场丧事而背上沉重的包袱;二是希望儿孙常回家看看,多陪一陪我们,生活有人照料,病了有人服侍,晚年有人关心。‘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道!”一套机制:让“移风易俗”成为硬道理“会长,我要入会。”村民曹国和今年10月才能满60岁,但年一过,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村民服务中心老年人协会总部,提出强烈而热切的申请,“入会后,我们就有了一个新家。”当前,全村0多位老人全部加入老年人协会,占全村人数五分之一,带头移风易俗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为了管好公序良俗,我们一共成立了‘九大军团’!”据王启辉介绍,全村组建了“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退役军人之家”“助学社”等9个协会社团,入会群众达多人,协会“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管出了文明新风气。除了“九大军团”,武夷山村还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军规”:对于未按规定薄葬、大办丧事的,一律公开处理:是村干部的,依法依规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是党员的,党员大会上点名批评,顶风“唱对台戏”的除名处置;是群众的,全村通报批评,不得享受村内任何福利。武夷山村全体村民自我管理有办法,自我约束有力度,自我监督有机制,在“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上相继开创了新局面、激发了新活力,成功打造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名片。欧阳林杨志责编:柳勤进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作者/来源:汨罗时刻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27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