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很多人还只仅仅停留在――屈原这一种传说中。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民间早有多种传说,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比较可靠的三种传说! 浓浓端午情!!第一种――关于屈原的传说。 相传在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破碎,万念俱灰,但是他始终不愿意舍弃自己的祖国,郁郁数日,终于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非常的伤心,他们闻讯赶到江边划船捞救屈原,一直行至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哀思,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荡舟江河之上,此后便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龙舟比赛。 屈原雕塑!第二种――关于伍子胥的传说。 端午节关于伍子胥的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相传在春秋时期(公元前——前年)楚国大夫伍子胥,他的父兄都被楚王杀害了,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帮助吴王打败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其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提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相受越国贿赂,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吴王信之,赐伍子胥宝剑自缢。伍子胥生性耿直,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让我看着越国军队是怎么样入城灭吴的”,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在五月五日这天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雕塑!第三种――关于曹娥的传说。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上虞人,父亲为了捕鱼溺于江中,几天之后仍然不见父亲的尸体,当时的曹娥才十四岁,每日每夜沿着江边哭喊寻找父亲,过了十七天之后,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江,在五天之后被村里人找到。孝女曹娥虽然死了,但是她却能找到她父亲的尸首,并把他背到了江堤边,人们看到这个场景十分感动,认为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后来人们把曹娥背父出水的地方就叫做贺盘村。她的孝心同时感动了村里和周围的父老乡亲,他们把曹娥父女进行了埋葬,同时在曹娥挑水的江边建造了一座曹娥庙,造了她的塑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并把小渔村叫做曹娥村,把那条改成了曹娥江。 孝女曹娥,感天动地!每到曹娥跳水投江的那一天,曹娥庙里都会举行很盛大的庙会,很多乡亲都会来祭拜孝女娘娘,同时题词送匾来赞扬她的美德。一直到现在,不管曹娥江的江水多么凶猛,但只要到曹娥庙前面都会变得平静,仿佛觉得有愧于孝女,悄悄离去,等过了曹娥庙,江水才会再次发出响声。因为五月初五是曹娥投江的那一天,于是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为纪念曹娥的节日。 端午三居士!!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三种传说!不论哪一种,都有它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我们要保持探究历史文化,崇尚文化遗产的心!在这里小编提前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24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