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傅抱石作品展观展有感

‘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阙歌,或一篇散文’——傅抱石。

‘大化惊高风’。秋日得闲,尽管江汉路上暑意未消,我仍然顶着炎炎烈日走到武汉美术馆,欣赏现代画家傅抱石先生的作品展。

作为‘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他豪放飘逸、气势雄健的画风令我心驰神往已久。我最喜欢的一副作品,是傅抱石先生年屈子行吟图轴中的《屈原》。汨罗江水天相接,江畔的屈原一袭白衣,披头散发,于岸边芦苇从中伫立,向着江水之中淡然凝望。衣袂随风飞舞,屈原披头散发,袒胸垂手。凌乱而不修边幅的淡然脸庞上,却散打出一股文弱书生内心的坚毅和决绝。白衣屈原置身线条杂乱的芦苇之中,如同浊世中的一方清莲,不染纤尘,遗世独立,不蔓不妖。泛黄的画纸上,一股沧桑与凄凉扑面而来,风萧萧,江水寒,屈原的白衣与黑灰的背景乍看之下格格不入,仔细沉吟却又浑然天成。虽然我从未看过这幅作品,但是远远而望,我就不自觉地被它所吸引,画中人物与我心中的屈原形象简直是分毫不差,走近细看,果然是我心目中的这位英豪,这种契合的感觉,让我不觉感到一番慷慨激昂。

傅抱石与古今贤士的性近心知,和将真山真水拟为画境知音的思考,通过画作直观地展示了出来。传神的笔触散弹随意,却又五无一不透露出历经沧桑的淡然和漫步人生的通透。这份内心的气节和对自我理想的追求表现得飘逸而柔美,其力度却又直击人心,震慑灵魂。

意与古会,我想,这份力度,可能就是源于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吧!傅抱石先生的作品臻熟圆润,让流于炫技的诸多现代作品无处遁形。相较之下,画作之中的灵魂熠熠生辉。意,可能便是这画作的灵魂吧!

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就是要让作品内容在作者笔下和观众心里‘活起来’。活起来的作品,就不能单单停留在笔触和技法之上,更要有‘过往’和‘将来’,有‘故事’和‘遐想’。就像是《屈原》和《杜甫象》这两幅作品一样,能够在观众的内心展现出立体的故事,让脑海中想象的翅膀与眼前的作品结合,让人‘进入’画中,让画‘走出’宣纸,让时空交错,让意境共鸣。

‘大化惊高风’这个名字,是由‘踪迹大化’和‘满身翠苍惊高风’两个词拼凑而来。‘踪迹大化’,是傅抱石先生年代常用的一方印章,是他锐意进取,立志改造中国画的意志展现。《琵琶行》、《夜雨寄北》等诗作和魏晋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本次画展中作品的灵感来源。看完画展,的确让我对艺术又多了一层懵懂的理解。‘赋灵’是我本次观展的总结和感悟,艺术在于‘赋灵’,就是傅抱石先生所以说的:

‘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阙歌,或一篇散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22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