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胥扬丁泽伦聂后)莽莽玉池山下,一座小山村风景秀美、生机盎然,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这里不再是深山里的省级贫困村,而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沃土,这就是岳阳市汨罗市川山坪镇玉池山村。

乡村振兴离不开典型引路,这里涌现出了一批带头苦干实干、深耕乡村振兴沃土的"带头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最美扶贫人:带着村支两委拼,一心扑在扶贫上

陈素辉,原任村党总支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曾在村级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0年,带领村支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始终奋战在玉池山村脱贫攻坚一线.

看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他多方走访、引进公司、寻找能人、成立合作社、争取资金,按照"靠山吃山、靠山兴山"的思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进发展玉桂农业等5大产业,鼓励贫困户入股打工,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他争资争项为村级主干道进行提质,泥泞不堪土路变成了现在整洁漂亮崭新的扶贫旅游沥青路。

经过近8年艰苦奋斗,年玉池山村顺利出列贫困村,年底全村户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玉池山村"景村融合、旅游振兴"也走上了腾飞之路。

年元月卸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他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本土产业,造福村民。他承包餐饮企业,村民生产的家禽、蔬菜等农产品可直接供给企业,帮助村民增收。由于村里人均耕地面积小,他立足林下经济,种植红松菌、石斛,"今年试种了十几亩,成功后会向全村推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他探索将村里闲置的农家小院利用起来,重点打造特色民宿,丰富旅游内容,发展村集体经济。他还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打造秀美屋场,修缮文化广场,规范菜园果园,硬化水渠水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看着村里的变化,陈素辉说,"玉池山村的变化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我会继续奋斗,为乡村振兴添一抹彩,相信我们玉池山村会越过越幸福!"

最美乡贤:致富不忘乡邻,倾情回报家乡

黄世林,玉池山党员企业家、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典范。出生在贫困大山的他,创业成功后情系家乡和乡亲,"玉池山村的山山水水令我眷恋,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让乡亲们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他在年做了一个的决定:将自己的企业——湖南竹林集团迁回玉池山村,把企业办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实现贫困户不出村就有活儿干,不外出打工就能脱贫。14年来,黄世林根据玉池山村的资源禀赋,成立了四家公司,成功地实践了产业扶贫,已安排5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月收入在元以上,很多乡亲跟着他实现了脱贫。

作为一名党员企业家,黄世林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为村民解难题。“当初村里发了罕见泥石流,村民房屋被冲毁,家园变废墟,35人转移急待安置。黄老板挨家挨户找,把无家可归的村民们一个一个接到自己的农庄安置,承担了受灾群众的吃住大事,还捐款捐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村民回忆道。

这些年,他热衷于家乡建设,为带动家乡发展,先后为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家庭以及省内外大中小学学生及幼儿园的幼儿、贫困地区的妇女和留守儿童、学校、医院、残疾人家庭等捐款捐物累计已达万元。

最美老干部:退休不褪色,初心不改献余热

陈健康,今年67岁,玉池山村退休老支书,曾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22年,是一名3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多年如一日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一心想着为村民做实事。

玉池山村的玉明片区只有几盏老式路灯,村民天黑后出行很不方便。陈健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今年5月,陈健康做了一个决定,带头集资安装太阳能路灯,既节能环保,又能解决陈家山下屋组这个地质灾害点的晚间地灾避险照明问题,让当地群众丰富晚间休闲生活,还改善村容村貌。

做好计划后,陈健康挨家挨户随访、带头捐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沿线村民主动集资,乡贤自愿赞助,安装了余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余村民的出行问题。

"陈书记多年如一日地想着我们的生活,村里池塘的堤岸不稳固,陈书记带头修的,还有好多年前南岳行宫的重建,陈书记为村里做了太多的事,数不清、没法数",玉池山村党总支书记杨灿辉说。

"我每个月还领着国家块钱,我还是要做点事",这是陈健康经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如今,退休了13年的老支书、老党员陈健康,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想着村上的事,计划着如何让村里变得更好。

最美励志人:拄着拐杖走上小康路

"早晨五点多起来,晚上九点多干完活才回家,责任心特别强、做事特别踏实","担谷一次一百多斤,扛起就走,比四肢健全的还快"……在川山坪镇玉池山村张家坝组,提到刘向平,村民们赞不绝口。

刘向平今年57岁,27岁时因一次意外事故右腿截肢,这一事故给刘向平很大的打击,但他没有自暴自弃。30年来,刘向平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克服更多的困难,在致富奔康路上奋斗不息。

玉池山村位于大山怀抱,由于山中气候多变、劳动力缺失、灌溉条件等原因,村民们历年来以种植一季稻为主,刘向平助力村集体完成了村土地流转。村上一致认为刘向平能干、肯干,将管理余亩水稻田的任务交给了他。勤劳的刘向平不负众望,让玉池山村完成了两季稻种植目标,为后续观光农业区建设打下基础,同时基于多年的种田经验,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刘向平是身残志坚的代表,我们都被他的精神感动,他家庭压力大、本身也重度残疾,但他没有一丝一毫‘等靠要’思想,还积极参与村里工作,为村集体贡献了不少力量。"玉池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灿辉说。

"最艰难的时候,是10年前。那个时候他大女儿读大学,二儿子读高中,家里开销很大,他老婆身体也不好,家里就是靠他一条腿给撑起来的。"村民回忆道。哪怕日子艰难,刘向平也没有低头,勤劳肯干的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他的精神感染着玉池山村的脱贫户,大家都向他学习,致富奔康特别有干劲。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川山坪镇玉池山村立足自然生态禀赋,走出一条以先进典型为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描绘出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吸引力、农村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蓝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zz/132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