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陈湘源著年版《洞庭名郡》书影

第二编 名楼16篇目录

岳阳楼名小考

岳阳楼景观文化特色浅谈

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撰递于庆历五年

解读宋代岳阳楼“天下四绝”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

浅谈滕子京留下的精神财富

《岳阳楼记》写于岳阳

也谈范仲淹《岳阳楼记》写作目的

岳阳楼诗词楹联浅谈

漫谈《岳阳楼图》

岳阳楼碑廊略考

岳阳楼铁铸文物考

且从三记说仙梅

吕仙岂止醉三回

怀甫亭中品杜诗

周瑜、鲁肃与岳阳楼

岳阳楼名小考

岳阳楼楼名究竟始于何人,始自何时,历来众说纷纭。在当代各种著述中,概言之有四种说法:一、《中国名胜辞典》认为,“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楼,正式定名岳阳楼”。二、年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人与岳阳楼》,认为“最早的诗词中出现岳阳楼这个名词,大概是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三、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岳阳楼史话》认为“从初唐到盛唐,岳阳楼都没有统一的名称,今日岳阳楼名称是贾至称谓的”(新版已据拙论更正)。四、湖南人民出版社,年版《岳阳天下楼》认为“岳阳楼自李白、贾至赋诗之后,便正式有‘岳阳楼’之名了”。

五朝楼观尹素兰摄

始于张说者,所据史料主要是范致明《岳阳风土记》、郑瞻民《重建岳阳楼记》和滕子京的《岳阳楼诗集序》。此三人皆北宋时人,所记最早的在宋庆历五年()左右,距张说守岳州也已年。前二者记,张说“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或“其名始著”。对此,清代张德容在《重修岳阳楼记》里,通过论证后认为“则斯楼或即俶落于燕公”。《巴陵县志》则说是“附于燕公”。至于滕子京“询之耆旧,则曰‘楼得名,始命于公矣’”。是三百多年后的调查记录,似亦不能作为最原始的依据。愚以为既然无史可征,就应该从张说及其同时代人的诗文中去找根据,去分析判断。《全唐诗》存张说在岳阳写的诗40多首,以岳州、巴陵入题的21首,岳阳入题的2首,南楼入题的亦2首,但无岳阳楼称谓。考其同时代人尹懋、赵冬曦、张均诸人诗文,亦无以“岳阳”名楼的。称岳阳者,惟张均的《岳阳晚景》和王琚《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二例。鉴于此,张说未以“岳阳”名楼则明也。最近有人得《元代岳阳楼诗集》,见有张说诗题为《岳阳楼守岁》:“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至乐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岳阳楼宴别潭州王熊》:“丝管清且哀,一曲倾一杯。气将然诺重,心向友朋开。古木无生意,寒云若死灰。赠君芳杜草,为植建章台。”此二首在《全唐诗》及其他诗集中皆作“岳州”。前者,细究其俗,玩其诗,似不可能在岳阳楼上。后一首则王熊有酬答之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同在一处饮酒唱和应该不会把地点弄错。

关于后面三种说法。李白曾六度来岳阳,《李太白全集》里留下他在岳阳写的近30首诗,绝大多数是他第五次来岳时作,即乾元二年()长流夜郎遇赦,“千里江陵一日还”后之作。以岳阳楼入诗题的,有名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见于吟咏的有《留别巴陵贾舍人至》中的“拂拭倚天剑,西上岳阳楼”。贾至有以岳阳楼入诗题的两首,即《岳阳楼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和《岳阳楼重宴王八员外贬长沙》。第一首从诗中所述“极浦三春草”看,应写在春天。第二首则收在卷尾。从诗题看,两首似为同时之作。如果此说成立,则贾至称岳阳楼当在李白之后。

李白第五次到岳阳在唐肃宗乾元二年,这在王琦《李太白全集·年谱》和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年表》及其他著述中已成定议。但贾至谪贬岳州司马的时间却有两说,一是清代王琦注云:“至德中,坐小法,贬岳州司马。”一是《历代岳阳楼记》注云:“唐乾元二年秋天,贾至从江夏(今武汉)刺史被贬为岳州司马。”贾至贬岳州的时间,在《新唐书·贾至传》和《资治通鉴》中都无具体记载,只记述了至德二年()六月,贾至力谏诛杀富平县令的将军王去荣,后又奉诏去蒲州“慰安,官助营完庐舍五千室,蒲人乃安”。至德仅二年,贾至应未遭贬。另据《新唐书·肃宗纪》乾元二年三月,贾至还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刺史任上,所谓“坐小法”,是他在藩镇之乱中轻易放弃汝州所致。再从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的“初至”看,其到岳阳的时间确在乾元二年秋天。又《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有句云:“今日相逢落叶前,洞庭秋水远连天。”还是在秋天。再看李白在岳阳留下的全部诗章,几乎多写在是年秋天。从现存的诗稿论,李白称岳阳楼在前,贾至则在第二年春天,自然在后了。这说明第四种说法的排列是正确的,但他却未明确楼名所始为谁。

“岳阳”作为一个艺术色彩很浓的词组,在南方最早见于南朝宋元帝元嘉三年(),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有句云:“清氛霁岳阳,层晖薄澜澳。”年后,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始以“岳阳”名县,即划罗县东部(今汨罗市一带)建岳阳县,同时置岳阳郡与巴陵郡并立,县、郡治所均设在今汨罗市长乐镇长兰村,所辖之地均在天岳山,即幕阜山之南,是名实相符的岳阳。隋初,改巴陵郡为巴州。开皇九年()再改巴州为岳州,州治设今岳阳市。十一年,将岳州与岳阳郡改称的玉州合并,统称岳州,这便是巴陵称岳州之始。唐袭隋制,至武德四年()又改为巴州,六年复称岳州。自唐初到开元初,未见有以地名称岳州治所为岳阳者。见于诗则首推张说,他有《岳阳早霁南楼》《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二首。继而是张均的《岳阳晚景》和王琚的《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再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均在巴陵古城成为岳州治所的多年以后。“岳阳”之名能成为岳州治所驻地的俗用名称,应该说是颜延之诗歌的影响和辖区内曾建岳阳郡、县的结果。

岳阳楼名究竟始于何时,肇始为谁?它发源于民间,约定俗成,然后见于名人诗歌题咏,得以沿袭流传至今。就像君山,古称洞庭山,后来,或传为湘君所游(居)处,或因秦始皇曾驾临此山,便有了君山的俗名一样,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一经骚人墨客沿用传播,人们反到把它的原名淡忘了。岳阳楼名从形成到基本固定的时间,约在唐开元六年()至乾元二年()之间,所据理由有三。名人巨卿,办这类事颇多考究,若正式确定名称,必须依据确凿,像这种将天岳山南的“岳阳”之名移到天岳山西北的“岳阴”之地作楼名,是要贻笑大方的,故不为,此其一。二、无论是张说还是贾至,这些州官只要正式为楼定名,决不会冷冷清清,必然举行诗会酬唱,更莫说修楼定名了。但遍阅二人及同时代人的诗文,皆无此种迹象。三、自南朝到盛唐,岳阳楼的官定名为“巴陵城楼”“洞庭驿楼”“西门谯楼”。因为自晋至唐,战乱频仍,巴陵城楼作为战略重地,闲人是不许擅入的。到了盛唐,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士绅才有了游览登临的机会,这时“岳阳”作为地名用于岳州治所也已习惯,故其俗定“岳阳楼”名便开始形成、流传。后来,经李白这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儒”使用,才渐次传扬开去,固定下来。

陈湘源年11月配图发

《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巴陵戏》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zz/127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