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68799 端午将至,昨日下班回家,买了糯米,准备自己包粽子,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便和儿子有趣的聊了一会粽子。和儿子趣说粽子:为何成为端午之食?一口气看懂粽子身后的文化。 端午节的由来,地域不同说法也不一样,我问儿子粽子的由来,儿子的回答是跟屈原有关,相信大家应该听说最多的也是和屈原有关这一说法了。 《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在我国南方江浙一带,还有端午“迎涛神”和“奠曹娥”的传统习俗。 这一说则来源于对吴国伍子胥和“曹娥寻父”的纪念,在《荆楚岁时记》和《会稽典录》中都有记载。 根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的描述,端午作为一个传统的祭祀的节日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早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便能寻找到粽子的雏形,要比我们了解到的跟屈原有关要早很多。 而“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代周处所作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其中的“角黍”,则是现在“粽子”最早的称呼。 相比之下,“角黍”显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角”是粽子最明显的外貌特征,还有三个角。 “黍”则是说粽子内所包的黍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解释,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 历史上关于粽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为“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如今粽子成为端午节日的吃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还有南咸北甜的区分,口味现如今更是千变万化,可粽子和端午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和寓意呢?今天就和大家稍微一聊。 粽子雏形,源于“包烹” 要说到粽子的起源,那就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了,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 早在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烹熟食的时候,为了适口,便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后脱叶而食,这时候不叫粽子,但是这就是粽子的雏形。要比屈原的说法还要早的多。 祭祀之食,无关端午 “角黍”这一称呼,源于春秋时期。 根据史料记载,人们用菰叶包黍米裹成牛角状,被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皆属于“籺[hé]”的一种,春秋时期兴祭祀,逢年过节,举国上下,拜神祭祖之俗铺天盖地开展。 而籺便是人们拜神祭祖的必备贡品。 在当时,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吃食,而是贡品。 魏晋时期,端午时食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记载显示,角黍和筒粽除了陈列在神坛之上外,也走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按周处《风土记》记载: 夏至节日食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在当时,角黍和筒糉已经是夏至和端午的必备食品了。 说明至晚到魏晋南北朝时,粽子已经进行了“南北合营”,不仅统一了名称,而且开始深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了端午节的吃食。 这一特殊的习惯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流行开来,是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以此所开展的一系列祭祀行为,让这一习俗开始大范围的沿袭。 而自晋代开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肉、板栗等,且成为来往的礼品,并因其中所掺原料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含义,如包有中药益智仁而被称为“益智粽”。 文化内涵,寓意丰富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擅于寓物,所用所食之物,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 1、粽与“宗”、寓意光宗耀祖 “粽”字的构成解释为与传“宗”有关的食物,“粽”与“宗”音近,也就是说祈求传宗接代,这样的说法不仅赋予粽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其最初的祭祀功能。 2、粽子谐音“中子”,有求子之意 粽子谐音“中子”、“众子”,也有多子多孙的寓意,人们在在粽子里包红枣、栗子,以及用彩线将其串成“九子粽”作为赠礼相送。 这一做法,颇有些历史,在《皇后阁帖子》中有诗句: 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章简公在《端五帖子》对此亦有提及: 九子黏筒玉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我们大家到现在,都还在延续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当然,粽子也是经历了千变万化,发展到了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口味,来满足我们的味蕾。 很多人吃过甜的,吃过咸的,却没有吃过糯米糍一般的冰粽,普洱茶粽,清香解腻,营养价值很高。 当茶叶遇上粽子,茶香,叶香,糯米香,都巧妙的融为了一体,巧妙的推出了多种口味,琥珀蜜枣粽,香润豆沙粽,香芋板栗粽,醇香紫薯粽,无糖粽,赤焰红豆粽,多种口味,适合不同的需求,蛮子你的“馋虫”。 纯手工一个一个的包,严选食材,都是来自江南的糯米,颗颗都有大自然的味道。 糯米经过云南普洱茶汤泡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煮熟的粽子,不经意间让人满口芳香,回味无穷。 除了必要的食材之外,没有任何的添加。 软软糯糯,去油解腻,芳香四溢,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需要的朋友点击下面的产品链接,礼盒装,送人也实惠,链接详情中带有制作方法,不管你下不下单,方法都传递给大家,一起共享美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23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