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5.html 全段时间过端午节的时候,胖豆一起床,就欢天喜地的抱着我,“妈妈,端午节快乐!” 儿砸,端午祝节日安康,不祝人节日快乐的。 他迷惑的晃着他的大脑袋,为什么呢? 粽子节吃粽子,有的地方还划龙舟比赛,不快乐么? 我惊出一身冷汗,端午节是个欢乐的节日,你这调性不对啊。 你知道端午的由来么? 知道啊,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 看来胖豆对端午节的误解很深啊,我花了近一个小时给他扫盲、纠偏。 端午节不祝别人“节日快乐”,而说“端午安康” 五月初五是毒日,一个悲壮的时节,祭祀的日子,跟清明节一样,不适合互祝快乐。 因为,端午节的很多传说都与祭奠有关,屈原投江、伍子胥忌日、曹娥寻父尸…… 屈原投江: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后因长期遭贵族奸人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一带。 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之后,屈原顿感国亡积怨,投江而死。五月五日是屈原的忌日。 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閭逝世,王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谗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 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父亲溺江而亡,年仅14岁的她,沿江嚎哭、找了17日仍不见曹父尸首、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动了乡里,乡人群而祭之。 端午节、粽子、龙舟都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 屈原只是选择了在端午节投江,而端午节,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存在。 先秦时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天,部落就会定期的组织一种龙图腾的祭祀活动,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风调雨顺,避灾祛祸。 秦朝大一统之后,五月初五的风俗渐渐统一,并基本固定下来成为时令纪念日。 但群众受神鬼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据天干地支纪日法得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所以在该段时期,该时令的统一基调依然是驱邪、避恶、祛疫。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时令节日向人文节日转变。 这一时期,南朝梁国一个叫吴均的人写了一本志怪小说《缤齐谐记》,非常火爆,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将端午节和屈原捆绑起来,特别是关于粽子的部分。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来源于上古新年节日,采用麦、黍祭祀祖神。 而龙舟竞渡,则为纪念南游水死的舜帝—祝融,而后来因为屈原、伍子胥、曹娥都死于五月五日,才有所附增。 应该说,人们从那时起将划龙舟和吃粽子转移到纪念屈原身上,吴均功不可没。 端午节远不只有吃粽子和赛龙舟 真正意义的端午,有很多节目,不仅仅是粽子和龙舟。 插艾和菖蒲: 我对这个记忆深刻,端午前我妈都会将采摘回来的艾草悬挂或者插在门缝、墙缝中。 喝雄黄酒: 这个胖豆知道,他一早问我,你给我爸爸准备雄黄酒了么? 爸爸说,你是像让我现原形么? 胖豆倒也配合演:胖蛇妖,你哪里逃。 感谢《新白娘子传奇》,就喝雄黄酒解五毒,避百邪的科普。 也因白素贞喝雄黄酒而现原形的一幕,让人们对雄黄酒能避邪驱毒深入人心。 我们小孩不能喝酒,我妈会围着屋子用雄黄酒洒上一圈。 泡药水澡: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端午,我妈都会用艾草、蒲等煎成的黑漆漆的热水,强行让我泡澡,据说可以治皮肤病、祛邪气。 此法就是古时端午也叫“浴兰节”的原因。 虽然我对那盆黑水极其“嫌弃”,但总是逃不掉。 佩香囊: 里面放啥的都有,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避虫的雄黄粉到后来衍生的香料,有辟邪驱瘟之意。 此外,还有很多地方有跳钟馗、画风筝、给小朋友画额、戴五色丝线等,据说古人更能玩,比如什么射粽子、射柳条、打马球、荡秋千、斗草等,后来不玩了,被提及的就少了。 不只是我国会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高达20多种,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胖豆以为只有我国会过端午。 其实,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都还保留了一定的端午节习俗。 而且,农历五月初五还是日本的儿童节哈(日本有三个儿童节),沉迷六一不能自拔的胖豆立马表示以后要去日本呆一年,体验下过三个儿童节的狂欢。 你的娃是不是也跟胖豆一样,对端午节存在着误解,现在有没有豁然开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20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