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已经过啦~你收拾好心情上班了吗? 关于汨罗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江水倒流”的说法?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在洞庭湖畔、汨罗江边,一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听到秦人入郢的消息后,悲从中来。 哀叹“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于是自投汨罗江而死。 这位老人就是屈原。 在这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却有一个离奇的说法! 根据民间传说,汨罗江下游沿江十几个村落的渔民闻此噩耗,纷纷驾着自家捕鱼的小船去打捞,却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直到第十天,三家墩(今湖南省岳阳市屈原区河市镇三合村——屈子祠对岸相望处)的渔民才把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 这就意味着,屈原投江后,遗体并没有沿着江水漂到下游,反而是逆行30里到了上游!难道汨罗江的江水能够倒流? 想要了解这个说法是否可信,首先,咱们得从汨罗江的地理位置说起: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幕阜山脉黄龙山梨树埚,全长公里,流域面积达平方公里,最终汇入洞庭湖,是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的河流。 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汇合称汨罗江。 在汨罗江口有一个深潭,名为河伯潭。河伯潭古称罗渊,又名屈潭,潭边立有一块石碑,相传屈原就是在此投江。《水经注·湘水》载:“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名。” 看来河伯潭就是当年屈原沉江的地方,但是江水倒流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呢? 以科学常理推断,江水是绝不可能倒流的,但真相往往出人意料: 汨罗市气象局曾对近几年汨罗江流域的暴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年端午节前后,汨罗江暴雨过程最多,占全年一半以上。当地老百姓将这种端午节前后突然出现的洪水称为“端阳水”。 我国河流众多,端午期间突发暴雨洪水并没有什么怪异之处,但与此同时另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在端阳水泛滥期间,原本顺流的汨罗江竟会开始倒流。 看来民间传说并非毫无根据,但是汨罗江为何会倒流,难道存在什么神秘力量? 01最初有专家认为这种神秘力量是“涌泉” 依据是在屈子祠发现的一块石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为其实。也就是说,屈原投江之处应该是在一个“泉”边。
以汨罗江发源地幕阜山脉所储存的大量地下水看来,汨罗江江底很可能存在大规模的涌泉。而如果在一片水域发现涌泉,很可能意味着水下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水下地形地貌一旦发生改变,水流的流向有时就会发生异变。 然而实地勘察的结果令人失望。 原来,在汨罗江下游,由于地势逐渐变得开阔而平缓,水流的流速也变得缓慢,水中来自上游的泥沙年复一年地沉积在这里。厚厚的淤泥阻挡了地下水的出露,四周平缓的地势也几乎无法具备形成涌泉的压强等地理条件。 02 还有人猜测是漩涡导致江水倒流 就像贵州省安顺市南郊的漩塘。果然,在汨罗江中段一个名叫“澄潭”的河湾上,其江底隐藏着许多诡异的深潭。这种深潭一旦遇到来势汹汹的“端阳水”,汨罗江江面上便会出现巨大的漩涡和危险的暗涌。 贵州漩塘 不过再一次令人失望。因为这样的漩涡产生的旋转只不过会对水流的流向产生一定影响,却无法让汨罗江的江水发生倒流。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几经周折,这股神秘力量还是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原来,“端阳水”暴发期间,湘江、资江、沅江、澧水等四水涌涨,齐注洞庭湖,导致洞庭湖水位猝然抬升。洞庭湖湖水暴涨之后,其水位便会高过汨罗江下游的水位。 这时,大量的湖水乃至长江水都会倒灌进入汨罗江,原本自东向西流入洞庭湖的汨罗江此时便产生了“江水倒流”的怪异现象。 根据历年以来当地水文部门的观测,洞庭湖倒灌汨罗江最远竟然能够到达距离河口50公里的地方。因此,屈原的遗体最后在汨罗江上游被找到,也就不足为奇了。 怎么样,听了这番,有趣的小知识是不是又增加了?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黄彬 ??往期回顾??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 稳了!带你温习高考试题中的那些气象知识题 破纪录也要看天气?体育运动与气象的不解之缘 长按识别小程序 了解天气实况信息 小据喊你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0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