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青青诗社 期 小草诗社 绝 句 初夏 章寿 映月半池莲,风凉碧且涟, 星河清梦淡,骚客晓窗眠。 龙吐珠 吴雁程 丹心红欲滴,覆雪正风华。 化作银龙起,长思白萼花。 端阳 净勇 臣问忘穷涯,丘湾起浪花。 斜风犹逐梦,放棹事桑麻。 荷塘 闲云 碧韵盘新露,天光映玉田。 含羞千管笔,绘满一池妍。 荷韵 夕晨流云 莺声穿柳岸,碧水泛鳞光。 灼灼莲花蕊,熏风漫送香。 写在六一儿童节 玉叶书香 韶光轻掷后,花事半成尘。 但见痴儿戏,欣欣一片春。 处处九歌喧 牧云人 直臣几度冤,处处九歌喧。 卧水终无补,临溪不忍言。 人生(新韵) 袁精兵 一叶遮双目,怀才自恃高。 不识谦逊道,难为世途姣。 端午抒感 邓世广 诗中岁岁说端阳,底处河山是楚邦? 昔日恩仇余一笑,秦人亦弔汨罗江。 端午过鳄湖 木溪 山满蝉声绿满湖,凤凰如火日如炉。 荷花一朵桥边立,似问诗心有也无? 端午怀屈原 平成斌 九问苍天云不开,深思高举惹飞灾。 心中多少醍醐句,都锁汩罗烟雨台! 逢考 荻埠归帆 卷山题海略胸筹,半亩园门玉笔投。 十载窗寒何足道,象牙塔顶数风流。 题水月洛神 墨痕(美国) 春山听尽子规啼,从此飞花不更西。 旋舞回身香四溢,聊将泯默辄留题。 己亥杂诗 龚培源 重五哗然说楚人,灵均自是好臣民。 汨罗江水育三户,三户予宁倒暴秦。 思念还曾默默吟 诗株 无意将诗翻到昨,长行短语并情深。 而今已是别离久,思念还曾默默吟。 杏花 西湖朵朵 两岸清幽秀色藏,飘来淡淡露花香。 婆娑玉树胭红举,感叹枝头杏靥芳。 端午节有感(新韵) 连霄鹤 屈原汨水祭国殇,后世龙舟远赛彰。 叶裹心含忠义谱,离骚古韵释芬芳。 端午 藤腾 清风时下送微凉,竹叶倾飘粽子香。 汨水英魂今在不,离骚读罢是堪伤。 端午祭屈原 陈麟 潇湘处处粽飘香,又到端阳祭国殇。 户户门前菖艾挂,龙船鼓乐慰忠良。 采艾 赵文年 旭日才刚冒嘴红,端阳踏露丹崖东。 采来绿艾邪魔防,撷片朝霞祭屈公。 也说高考 如风诗韵 三年磨剑露锋芒,小试牛刀笔墨扬。 忽见檐前飞喜鹊,且闻庭外玉兰香。 小园听蝉 来早 高枝一坐似狂颠,尽日吹嘘甚可怜。 不解暑中人也燥,清风半缕胜长篇。 荷塘 梧桐 碧叶新肥昼渐长,谁邀夏日到荷塘。 一双彩蝶翩翩处,莫扰芙蓉水中央。 山里人过端午节 张双林 山村僻壤过端阳,邻里情浓粽子香。 不晓悬蒿何用意,晚间鼓乐酒歌长。 埂上拾韵(新韵) 钟明和 西风漫卷水中天,禾影摇波撞埂边。 一对野鸭如故友,飞来同我共查田。 端午思远 一抹乡愁 风吹岸柳舞端阳,水拥龙舟菡萏香。 莲动蝶飞忙后顾,哪堪双鹭语情长。 纳凉看荷 夏新涛 侧枕闲看花自开,清香暗度午亭台。 不知珠雨临池洒,唯有荷声入梦来。 新途 陈正新 悬梁烛下寒窗苦,刺股灯霄畅梦无。 忐忑题名金榜日,还来一醉辟新途。 端午吟(新韵) 雷彦 年年吴楚粽飘香,处处龙舟竞渡忙。 谁向江湖屈子问,汩罗水下念《国殇》? 遣怀 冯文华 人生如梦懒回眸,一任悲欢在里头。 情寄灵山和秀水,四时妙笔著春秋。 端午兰溪即景 鄢正武 端午兰溪击楫流,山歌鼎沸古桥头。 粽香万里禾青野,桡桨划开屈子愁。 端午节(新韵) 王茂全 菖蒲艾草雄黄酒,香粽龙舟击鼓喧。 千古罗江沉毅魄,精神血脉永绵延。 题抱月图 五爷 柏寿千年伴古斋,虬枝挥戟战天豺。 老来犹作风流梦,也把婵娟揽入怀。 哺育 晚枫 雏在檐巢小口张,穿梭父母哺虫忙。 分明人影庭前动,躲闪徘徊急又惶。 随赋 于扑 吟微峻岭奏商宫,响彻松涛起落风。 仰视平窥惊墨客,闲挥一弄悟天桐。 小折扇(新韵) 韩卫民 绢绸竹木扇新成,字画千姿古韵风。 百姓骚人常在手,轻摇凉友赛仙翁。 闺情 雨露半微凉 暗许佳期蝶梦飞,下弦月冷透芳闱。 潸潸溅泪愁空滴,雨露微凉子未归。 金边吊兰(新韵) 王大辉 不羡幽兰炫雅堂,弗将金缕比国香。 垂英簇簇凌空舞,竟自婆娑绿意长。 汩江吟(新韵) 老付 汨江浩荡风犹在,璀璨骚文健浪游。 九曲扬歌帆影远,英魂泊岸祭中留。 端午 刘结根 艾叶昌蒲悬在门,龙船粽子闹晨昏。 农家也晓忠良事,五月端阳说屈原。 题憾悟(感吾) 了空 无奈青春似絮飞,愁听雀鸟叹吾悲。 杨花翠柳年年舞,再唤韶华总不回。 端午话龙 晚秋 又见龙舟竞渡欢,何时花样换波澜。 皆因屈子怀沙去,阵阵湍鸣似问天。 寄语高考学子 庄辉 十年历练不沉迷,检点前程高与低。 鱼跃龙门今古事,何须抱怨日沉西。 子魂(和老师美玉) 策勒格尔 美政难成志未酬,汨罗水掩子魂休。 婵娟若奏兰筝曲,橘颂九歌天问幽。 端午(新韵) 东昌居士 端阳品粽祭屈原,读罢离骚敬意添。 忠烈精神千古颂,何时不是爱国先? 缪斯殿 施性山 味道由来不可言,似曾留影辨无痕。 还她出处新丘壑,天上人间众妙门。 端午时节 梦影 每逢五月雅儒忙,吟过榴花赋夏章。 又是浴兰时节动,感今怀古吊沅湘。 己亥端午前夕逢雨 董峰 梦断人寰何处是?纵身激浪荡尘埃。 上苍犹有悲怜意,千载沉冤化泪来。 过端午感怀 尤屹峰 明朝传统是端阳,我却离家走远乡。 杨柳香蒿花线袋,童时乐趣映心房。 己亥年芒种 龙山灵草 芒种节来小麦黄,家家户户粽粑香。 龙舟习演端阳近,水勇飞歌动楚江。 论诗 张炫 美食并非珍品烹,文章同样适其情。 葱花姜蒜寻常物,一旦调和百味生。 夏之无题 达子 熏风急雨接连来,芍药馨兰次第开。 莫是春心施缓计?院花丛里又传媒。 独游雨夜(新韵) 孤 细雨微淋野草花,和风摇叶水轻答。 铺石小径尘埃落,爽气宁心揽月华。 采艾 杜华 河滩采艾趁清晨,日昢云稀草露珍。 白鹳灰鹅咽项拗,咕呱惊问湿鞋人。 端午随笔 绿水青山 雨停霞抹一弯妍,浊浪初平水凝烟。 风起艾香飘过岸,顿消炎暑透江天。 祭屈原 碧水来兮 追怀诗祖祭端阳,四海骚人泼墨香。 不逊争龙抛粽意,咏根天问代传长。 雨后清晨散步 悦山草堂 雨润山川野草柔,街边早有小花羞。 东风带走童年梦,寄与夏荷张伞收。 落花吟 如风诗韵 细雨丝丝入夜时,落英点点晚归迟。 何当共忆花红日,且梦幽香化作诗。 光棍(新韵) 夏银波 自惜孤影夜难眠,缕缕寒凉沁枕边。 光棍节来多泪水,风花雪月与谁谈。 写于寺庙外(新韵) 钟明和 一堵高墙二尺宽,几珠老树被囚关。 通风报信梢头鸟,暗向游人示彩衫。 高考寄语(新韵) 春雨 寒窗十载苦读书,亮剑今朝破壁出。 金榜题名酬夙愿,人生沧海再拾珠。 端午怀屈原 张国玉 艾粽飘香遍九州,龙舟竞渡汨罗游。 屈原忧国传千古,谄佞之徒未觉羞! 杂谈 若志 白发垂垂七秩年,人随岁月以安然。 于胸淡泊无争欲,只问诗书不问天。 读书不觉已春深 延辉 读书不觉已春深,夜落乌啼鸟倦林。 伏案披衣清影伴,香茶一盏暖身心。 琴 寒雪 纤纤玉指弄弦柔,不计花开不计秋。 若许知音同白首,柴门简味比高楼。 石溪行 木溪 一路飞驰一路歌,远离都市入烟萝。 重山今日休拦我,翻过南坡又北坡。 坡上松林坡上云,笑如山汉系山裙。 疑人远道饥和渴,煮雨烹烟待野村。 村外潇潇雨一溪,鹅声歇落又黄鸡。 杨梅满树胭脂颗,惹得诗家半日题。 题梅题竹又题烟,远结山家一段缘。 泉水是情门外绕,叮咚弹起不须弦。 弦声跌宕自崖头,一水奔腾落涧沟。 抛石击穿潭底影,珠花溅起满衣兜。 兜雨兜云自笑痴,拾花攀树忆儿时。 篱边摘片抛溪水,遥寄天涯一叶迟。 小草诗社 律 诗 戊子端午有寄 邓世广 陈腐千年句,篇篇祭楚骚。 龙舟投角黍,凤纸弄柔毫。 有守无青目,无为有浊醪。 但留三寸舌,依旧令名高。 端午诗会评诗 邓世广 岐黄矜有术,喋喋说针砭。 不烂舌三寸,粗通佛二严。 小人由戚戚,君子固谦谦。 吾素吾行耳,无招齿马嫌。 ※二严:佛教语,指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 ※齿马之嫌:典出《礼记·曲礼上》:“齿路马,有诛。” 端阳情 杨习和 年年端午节,粽子又飘香。 艾草千门挂,龙舟一日忙。 河山人看痩,景物影浮凉。 故国离骚叹,依然作楚狂。 喜雨 马锡斌 喜雨无声落,斜飞入梦中。 穿林滋阔野,越壑挟清风。 一洗成新碧,三回茂旧丛。 田家添浊酒,载舞感天公。 荷塘 平成斌 清香传十里,芳露总沾衣。 有意寻荷趣,无心忘世机。 云开潜蝶出,风定钓翁归。 水鸟频摇翅,漫抟思绪飞。 塞外端阳 碧云天 五月又端阳,风凉百草黄。 但闻飞鸟叫,未有艾蒿香。 野旷空山寂,云孤只影长。 放喉歌一曲,何处更苍苍? 咏荷 月池居士 众卉凋残后,清潭出静姝。 红芳晴带粉,绿叶晚凝珠。 绰约凌波弄,娉婷碧袂揄。 千丝连玉藕,萦杀老寒儒。 无题 诗株 街边空伫久,消息不曾来。 日子无聊过,梅花冷淡开。 痴心犹作雪,往事渐成灰。 细数温晴里,唯留一点哀。 吊屈原 张瑞祥 端阳悲屈子,千古一诗人。 哀郢情怀远,问天涵意真。 忠肝捐故国,铁骨撼江神。 泽畔行吟处,龙舟日日新。 暴雨 吴雁程 雷劈天河裂,水倾南粤惊。 滔滔成泽国,漫漫可航行。 风转犹瓢泼,景迁难放晴。 有车行不得,何处是归程。 麦收 金嗣水 初夏榴花火,风吹黄穗涛。 归仓凭按钮,收麦弃镰刀。 商贾田头等,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