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汨罗市 >湖南若干城
时间:2018/7/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chap1.岳阳

岳阳,这个虽然不直接靠长江亦可说邻长江的城市,湖南京广沿线北大门。京广线从武汉开始,最初有两种计划,其一便是从罗霄山西侧的湖南,一线串联起岳长衡郴到韶关,另一便是从罗霄山东侧的江西,经由九昌吉赣到韶关;郴州至韶关,山高林密,路途不易,而江西一线,自古便是岭南物资北上的通道,经梅岭古道顺赣江而下,但一侧湖南的士绅集资将湖南一线一修,就有了现在的局面,而江西选线,则近百年后,才由武九,京九,赣韶三段连通。岳阳火车一通,加之本有的水利便利,发展便更有势头,近些年颇有成为湖南第二城之势。

岳阳之城,三国吴蜀划界湘江,鲁肃始筑巴丘城。晋初,始有巴陵之称,太康年间建巴陵县,巴陵之名,前后沿用一千六百余年。巴陵,据称源自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巴氏蟒蛇激战于洞庭,为祸一方百姓,后羿挺身而出,将曾射日之箭射向巨蟒解除祸患,洞庭畔栖居之人收集蛇骨埋入山间,唤之为巴丘,又称巴陵。感觉故事为附会,不过不解岳阳之名。山南水北曰阳,岳字来源于南岳?南岳七十二峰却终于长沙岳麓山,远不在岳阳境内。由于岳阳楼名气太盛,民国废府置县,改巴陵县为岳阳县,却将山西恒山下重名的岳阳县改作他名。如今岳阳辖三区,君山,云溪,岳阳楼三区城区似乎也不相连,互为离区,还有一个同名的岳阳县存在,有意思。从湖北到岳阳,湖南,虽然离家还颇远,但还是备感亲切,虽仅是一天匆匆而游。

岳阳最为著名的当为岳阳楼,紧邻洞庭水,如今岳阳楼前,修了一个瞻岳门。于此拉开岳阳楼的参观序幕,瞻岳门及其周边城垣至洞庭畔拐弯与湖岸并行,应是岳州老城墙故址,不知今日城垣是否为原物。在翰林街内残留了一下段约莫半米高的残墙,在瞻岳门延伸方向上。瞻岳门后为汴河街,一条仿古街区,倒有几分意味在其间,街中从罗霄山内请出一株颇有年月的紫薇作镇街之宝,树似已经病态颇重。取汴河之名莫非源自岳阳楼记所作年代北宋?

入巴陵胜状门,便与历代岳阳楼打了照面,五代青铜造缩小版楼阁成环而布,各朝匾额集彼时书法名家之迹。唐方楼,深邃出檐,硕大斗拱,沉稳;宋矩形,更有变幻,繁盛富丽,颇为壮观复杂;元趋于简约,楼变得较宋纤瘦挺拔,四檐多了铜铃,有些中规中矩;明朝则变成了六角楼阁,如同塔一般,阁顶塔刹高耸;清代之楼则演化成三级楼阁,檐角更卷翘,楼身也更扁平。宋时,腾子京迁于巴陵郡,而此时范希文亦贬谪在外,子京于岳阳新修楼阁,以楼之名若长久便需配以雄文,雄文亦须出自名家,遂请希文作岳阳楼记。后人在楼不远处修双公祠,祀希文,子京,与岳阳楼同荣。双公祠,南方典型祠堂形式,祠门中开,南北延伸,并排四间马头墙高耸的南方民居式殿堂。门楣书“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照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中间庭院弃神龛而塑双公叙忧乐之像。北侧庙堂展楼阁历史渊源,孙刘以湘江为界,鲁肃为在洞庭检阅水师始筑岳阳楼,于岳阳楼边的洞庭,历代名家对其描述不断,有如李商隐的“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又如韩愈“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明朝李东阳称赞江南三大名楼以岳阳楼为最,如今惟此楼为古迹,却论体量及气势已难称最。双公祠南侧分祀子京,希文,环之以两公一生迁徙之迹,大江南北,怀念斯人之景之地。

入南极潇湘牌坊,便望见被树掩映的岳阳楼了。岳阳楼保持着光绪年间的形制,仍为纯木结构,光绪后曾有过几次落架大修,台梁穿斗相结合,黄色的琉璃瓦配着飞翘的檐角有些莫名的怪异。楼阁高三级,取三生万物之意。首层为何绍基手书长联,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宏宏楼观,洋洋历史皆在其中,二楼有清时岳州知州所书岳阳楼记,其字迹随心境而变,始用正楷,进而书至岳阳楼景,畅快不已,转而行楷,至嗟乎,笔迹沉重,至于题名,则转而成行草,三层有李白所书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诚然,在第三层望洞庭,烟波浩渺,水汽浓厚,对岸渺然难见,三楼本祀吕洞宾,为防火迁至湖畔的吕祖祠,吕祖有“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之佳话。楼旁有梅仙亭一座,相传曾在楼旁掘得石块一枚,其纹理有如梅枝,故而建亭以纪念。楼不远处有小乔墓,墓园颇清幽。沿湖畔而走,可见巍峨的岳阳门,门道狭长而幽暗,其上为岳阳楼,下即洞庭湖。

滕子京修楼次年,迁岳州文庙于今址。庙分布在山坡之上,坡度不定却古意悠悠,不不如岳阳楼那般游人如织,静寂得恰到好处,曲径通幽虽然路并不曲折。文庙中路除去启圣祠不见踪影外保存完好,层层上升,于棂星门处可俯拍泮池全景,此与别处文庙不同。半圆上跨状元桥。通往大成门的台阶已有青绿苔迹,应是平时少有人访,此景更增幽意。于泮池处稍仰望即可见棂星门与大成门,抬头望,随台阶上行,大成殿在高处,无形中增得几分老夫子的威严。大成殿内天花板上有游龙在云间,仰头望,四目相对,龙爪四撑,面态祥和。两侧有四龙胁侍,孔子及四圣拱手执笏端坐于神龛之内,据称殿内有北宋遗构,有些不敢置信。

岳阳博物馆内的洞庭长歌展,简要叙述岳阳从史前至宋间历史风物,岳阳辖境最早的人类手工器具于临湘长源发现,华容车轱山遗址,氏族共有制社会,汨罗黄家园的稻作遗址,史前自然崇拜的太阳纹。楚庄王迁麋国人于岳阳筑麋城,岳阳始入城邦时代,楚文化深染这片土地。岳博的青铜器不如别处精美或是远离中原,器具故而简陋,抑或是更为精美之器未留在岳博之中。岳阳一带为屈子流放地,屈子带来了烂漫情怀和美政理想,与此写下诗篇,人文素养润泽此地,让这片土地带上一丝别致的味道。三国时代,由于岳阳的地理区位,诸多三国名将在此地留下足迹和故事,周瑜病逝于此,江山如画,小乔自尽与周瑜灵前,岳阳楼侧的小乔墓至今令世人凭吊。三国遗迹,如聂市接驾,鲁肃点兵。唐设岳州,岳阳地区经济各方面发展空前,成一方重镇,岳州窑也成为一处名窑。其独创匣钵烧造法,其碗质量仅次于越鼎婺三州,湘阴万年窑为至今发现的最早隋代龙窑。唐代经济发达,镇墓兽人首动物身,形象夸张,以引导亡灵升入西方极乐世界。历代诗人在岳阳留下无数诗作,李白云“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杜甫称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宋时滕子京迁巴陵,政通人和,修楼筑宫,有希文文章,岳阳楼遂名扬宇内。

岳阳地处湘北,博物馆内展岳阳民俗。湘北的拔步床除却雕刻精美外,床也分成内外两进,床前设木门,就寝之时,将门一关又成一处小屋。生活起居的家具,无论是会客所用还是主人自用,传统中不失浓厚的乡土气息。传统社会中,男耕女织,岳阳亦不例外,各种相关器具一一展示,各种纺线的线约子,原始织布机纺线车,灌溉所用长如木龙的水车,木犁蒲滚,种稻收获之器,乃至筑墙,制作爆竹之具,硕大的榨油木器,有些夸张的碾盘,包罗万象,农家生活的种种。岳阳靠洞庭,因而也有丰厚的渔业习俗,从板罾,鱼罩各种捕捞器具到风网船,鹭鸶船等泛舟江湖的利器,养育了岳阳一方水土。岳阳地方的巴陵戏,有自己的唱腔与风格,于庙台之上表演,开锣必演《天官赐福》,脸谱也有些夸张。岳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羊叉街,塔前街,梅溪桥等古老街区,仅凭一些照片,看得一些上世纪风味。

在岳阳城中有一座古塔,唤做慈氏塔。始建于唐,北宋治平年间重建,七级浮屠。只可惜在维修之中被绿帐所围不见其貌,应是沧桑不已。岳阳常发水患,州人遂商议建塔以镇期绝水害,一位年迈的孤寡老妪散尽家财以资之并义务为造塔工匠准备食饭,终在塔成之时劳累而逝,州人纪念而命塔为慈氏塔。慈氏塔所在的洞庭南路,为岳阳一片历史街区,街巷布局保持着旧时样貌但街边屋舍少有原迹,即便有原迹也多残破不堪且多为民国时代民居,格局在似乎仅欠恰乎其当的整饰修缮。行走在其间,旧城区不紊不乱,没有了匆匆忙忙,穿街拐巷,发现老岳阳火车站就在附近,便起念一探究竟,老车站成了货运站并改名为岳阳南站,旧有站房似乎也没了踪影,倒是车站一侧有处有些年月的小平房,房上字迹已模糊,但仍可识得——车站茶馆,如今已非茶馆,原本繁闹的街巷也渐渐归于宁寂。

黄昏坐在洞庭湖边,将左手伸向前方做出夹太阳的样子,右手拿相机抓拍,湖水将此时已柔和的余晖拉得很长,湖水波漾,光影摇曳,一幅颇有意思的照片就诞生了。洞庭湖号称八百里,前身传为云梦泽应该更宽广,然而此时的洞庭,虽在湖岸却不见彼岸的样子,有如坐在海滨一般,在视野的尽头水天交接处,但由于湖区不断围垦及其他原因,此湖早将第一大淡水湖的名号让与鄱阳,从地图上看湖区也已是四分五裂。洞庭一湖,给了两省名号,容纳着湘资沅澧四水,沟通着长江,以其包容承载着一切。湖南这块土地,也被冠以湖湘大地之名。天边的夕阳已经渐渐落下,风也渐凉,湖水的船只来来往往。似乎是到了退潮的时候,湖面也在徐徐降低,抬头望,残阳已消失在了云间,湖中光影也销声匿迹,夜幕也该渐渐降临了,街边的灯也将被点亮,又是一天。对于洞庭而言,这周遭的一切或已熟悉,抑或变化得太快。洞庭在这已经静静地存在千年了,周遭一切于其而言变化得太快以让其陌生,于洞庭而言,所发生的一切也不过是一瞬,什么是永恒什么是长久,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有机会去达到永恒,或许这一切只有洞庭知道,只有每日与洞庭如期相会的日月知道,只有洞庭上吹来的风知道。行走一天,或是困乏,才会在湖边写下这些有些神经的东西,也无妨,在洞庭旁,理一理思绪,明日继续回到原有角色。

到达岳阳火车站,发现回武汉的火车晚点半小时,到达武汉寻思着难赶上地铁末班车,然而预计到达仅十点半,终究不是北京,竟开始怀念起来了。

chap2.长沙

来长沙已经记不清次数了,然而这次是记事以来第一次专程以长沙为目的地来逛逛。长沙以其省会的地位汇聚了湖南最好的教育、文化等等资源,与生俱来就对道县县民有着吸引力,常能听到谁家又到长沙购置房产,谁家孩子又到长沙读书啥啥,从道县到长沙的火车常常拥挤不堪爆满,一过长沙站车厢便会变得空空如也,似乎长沙一城独大的状况没有武汉,成都那么夸张。长沙对道县的吸引力或许与永州市区的羸弱有些关联。

天心阁,潮宗街,火宫殿,岳麓山,书院,湖大,太平街,还有太平街上的贾谊故居,这些或许就是长沙主要能看的了,再加上个橘子洲,靖港,还有尚在大修中的省博,支撑起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有人说在长沙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湖湘文化氛围,然而这个湖湘文化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就有些不知所云了。

天心阁建于长沙的城墙之上,长沙城墙也仅残存这两百来米了,大部分段落由于民国时候修环城路给拆了没了踪影。残存的这段,墙体布满青苔,爬山虎,小生命的生机反衬着残存的古朴,城墙也是不宽,没有西安的恢弘大气倒是有几分带着南国湿润的灵巧。现存的天心阁建筑为一九八几年重建,原始楼阁于抗战中的文夕大火化作一片焦炭,这场文夕大火将长沙古城彻底抹成了废墟,古迹尽毁。现存的天心阁为一主带二裙,裙楼之下为长沙城墙的南北月城。月城墙体内有若干炮眼以防攻城之敌。月城之内本是不大的空地长满了树木。月城之势,带着天心阁有些赣州八境台的样子。天心阁主楼,三层,首层祀魁星,左右墙壁挂有历代湖南籍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可谓荣冠三湘。拾梯而上,至顶楼,眺望西边的湘江与岳麓山,山色苍苍,水流北去。古往今来多少事、三层依次挂匾“荆楚名区”、“涵江揽岳”、“楚天一览”,楼阁檐角飞昂,傲然藐前,两侧裙楼挥印之。相得益彰。南门书曰“天高地迥,心旷神凝”。

从天心阁北门进,是一组纪念抗战中历次长沙会战牺牲的先贤烈士。引领在前的是一尊立于八角基台的柱形纪念幢,称曰崇烈塔,又称守望塔,上顶地球,球有中华版图,球以神兽镇之。接之以三间崇烈门,中间石柱书联“气吞胡羯,勇卫山河”。背后为台阶,阶顶是崇烈亭,藻井绘双龙戏珠图样,对联犹振人心。

潮宗街,一条以青石板为路面的小巷子,两侧的楼立面未完全仿古,街巷之中老长沙悠闲市井之气扑面而来,路旁的潮宗亭构架有些意思。街中一基督教堂内一位中年教授模样的大叔在传授基督教义,什么哈利路亚,异域之风。掩藏在巷中深处的还有一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处……

火宫殿唯有牌坊为原物,其余皆在文夕大火中成历史,后世因此地商业繁盛为增得几分意趣又重建了火神殿,观音殿,财神殿等他建筑。火宫殿音颇类火锅店,周遭又全然火红的涂装,给人以一种火辣之感,火宫殿的牌坊已然成长沙一处标志,满满的南国风韵,极尽所能的装饰点缀,绘故事山水,塑人物神兽其上,融市侩与信仰于一体。

傍晚的湘江,夕阳西下,余辉被岳麓山所挡,残红在湘江水波上荡漾,好一处山水洲城之景。岳麓书院,湖湘文化重要的精神象征,光是一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就让世人为之一震,然而“惟“,”于“是语气助词。岳麓书院,从山门进为一过厅,过厅后为戏台,戏台正对之处便是岳麓书院的宣传照片中的常规之门,左右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进之为一小庭院,院终为二进山门,书曰”名山坛席“,”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进此门,应为书院讲厅,实事求是早已如雷贯耳,于此处想象书院鼎盛之时,大师争辩,学说争鸣,终是历史。惟今只是围观游人,在后为藏经楼,左右不见配楼只见半嵌入墙的两亭,亭下为塘,莫非引水以增书的灵性。主路建筑左侧为历代先贤名儒祠堂,斯人已去,思想存今,世人所仰,实为幸事。再左为文庙,色调与旁边两路建筑陡然一变,大成殿内的孔子不再是帝王冠冕,出大成门是两座古风十足的过街石牌楼。书院后院为一处园林景致,竹枝繁盛,犹为清雅,彰得此为读书胜境,屈子祠坐落其中,屈子应是湖湘文化的又一源头。书院之于古代中国,传承着历代先哲的智慧,文脉千年,当是不朽。

书院后为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此亭誉满天下,如若访时正好,周遭霜叶泛红,景致不知如何。爱晚亭处幽谷之中,一亭独立,若人迹稀少之时,应有一幅遗世独立之境。奈何此时熙熙攘攘。

太平街亦是长沙一条古老的商业街,街旁商铺立面扮得古风考究,徽派风火墙鳞次栉比,仰头看天际处划一。街中的贾谊故居据说自汉代起屡废屡建,未曾迁址,院中古井传为贾谊亲掘,此处又为一处湖湘文化载体,后来宅祠合一,成永久纪念贾谊之处。祠内祀贾谊神像,述贾氏源流,贾谊诗赋思想。

据说开福寺颇为灵验,中元节前夕上香祭拜者络绎不绝,这时候去许某个愿是否有些怪异。两湖地区庙宇的山门多喜用牌坊,而后搭出半间房子,牌坊高耸却非一般或记功或表彰的几柱几间冲天式牌坊,牌坊山门也颇为扁平。山门牌坊之上多带着纷繁雕饰,开福寺亦不例外,“紫薇栖凤,碧浪潜龙”。开福寺原为五代之时马楚政权私家园林,马楚国主捐地建寺,沿袭至今,几座穿斗式样殿宇围合成为开福寺主体,中间栽以树木,处寺内中轴现上难见殿宇全貌,柱子以石为材,镌着若干联语,角落处留下撰者籍贯名号,或与寺内诸神共同不朽。寂静的开福寺,或是因心诚而灵,抑或是有些许沉淀而有些把握而灵。

毁于文夕大火的湖南一师范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原样复建,深色系的外墙之中的内院夹着米黄,风格独特的建筑颇为紧密,游廊贯穿其间,除却部分被辟作展馆,余下仍为教室,弦歌不绝。始于城南书院的湖南一师承袭着湖南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之风,近代群星闪耀,其间或许弥漫着些许奋发与朝气,但是故人已去,余音或是绕梁。

长沙市博物馆将长沙之地千年历史讲述,长沙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从浏阳永安发现,大塘遗址陶器上的太阳纹饰展示着那个时代的先民太阳崇拜。三皇五帝在此留下了诸多神话,少昊被称作上古长沙开发第一人,炎帝被放逐南方崩于长沙,大禹治水曾夜宿岳麓山。长沙之地曾为扬越人所居,商朝以在今武汉的盘龙城为基点拓殖江南,西周初年不断征伐终征服此地,炭河里遗址被怀疑为西周初年诸侯方国所在地,可能为史籍所载之“相侯(湘国)”。伴随着楚越之争,长沙地位不断提升,被设县,成为楚南重镇。秦汉一统,此地又成长沙国,经吴氏,刘氏统治,湘江西岸也留下了陵邑。东汉为长沙郡,三国归吴,此地出土的吴国竹简为一时轰动。五代之时,马楚建都长沙,发展迅猛,北宋书院大兴,岳麓,城南书院先后建立,开湖湘学派,清康熙年间两湖开始分治,长沙成湖南省会,而近代,湘省以长沙为代表,能人志士辈出,左右时局。

岳麓山,集儒道释于一山,其乐融融,山中又为诸多革命先贤长眠之地,先贤开社会风气之先,魂栖岳麓,使此山成一处景仰圣地。于岳麓山顶静待夜幕降临,看远山雾霭浓浓,天际由火红渐渐变成暗色,城中灯火渐起,暮色愈浓,远山渐不见踪影,一侧的湘江静淌,长沙城拓得将岳麓山成合围之势。昔日长沙城,岳麓为屏,湘江为障,山水形胜。夜色终是如约而至,山下已成灯光的海洋,远处的天际被灯火泛成红晕,长沙,古城新韵,奋然展翅。

chap3.株洲

计划着去贵州,春运前夕的票有些紧张,便起意从长沙边的株洲出发,至怀化,至贵阳,之间的距离,普铁恰好够度过两个夜晚。普铁时代的株洲,与郑州号为南株北郑,京广沪昆在此相交,繁忙时分,株洲站列车不断,囿于站台,也使得隔壁的五里墩成了火车迷们调侃的对象。交通成就了近代的株洲,株洲却无北边郑州的命运,省会移驻。沪昆高铁也因之绕过株洲,高铁时代的株洲,颇小的株洲西站成其落寞的剪影。株洲,人们常误写作株州,虽此地长属湘潭,却曾有建宁县建制,长株潭融成,一体化被说多年,如今城铁亦已修通,长株间的融合似稍逊于长潭间。

因如今的株洲市管辖着旧称酃县的炎陵,这个年轻的城市为塑造自己的味道,市区之中便有了诸多神农氏的印记。湘江边的奔牛峰上,一座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神农阁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不高的山顶,方形阁楼冲破树林,鹤立鸡群。山下的人工湖中倒映其影,风吹影碎。绳其祖武,天下归心,这座供着神农金身的楼阁颇为冷清。奔牛山下,一道神农台与湘江相连。湘江横贯株洲市区,火车站周边的街道颇为狭窄,而河对面的新区却不然,连接着两岸的大桥,其桥墩上铭刻着一九九四年的洪峰。新城中,立着一尊握穗执锐,背着药篮的炎帝像,带着牛角,周边的陪祀塑像颇为写意,只显其形。株洲博物馆的新馆迟迟未建成,旧馆展览颇为简单,以农耕时代的器具作为乡土生活的符号。

株洲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湘江边,一小段上个世纪的站台被复制,有些锈迹的铁轨,空荡的木椅,铁栏围城的检票口。月台上株洲站提示着旅人此处为何地。最早的株萍铁路与粤汉铁路相交,蒸汽,电气,动车三代机车被陈列与一侧,此处动车为早于和谐号的蓝箭,被改作咖啡馆却处歇业状态。

百年之后,这些神农或火车的印记亦将成为古迹。

chap4.芷江

湖南的西边存留着诸多好玩的地方,自然风景如张家界,人文古镇有凤凰。较之而言,洪江,黔阳,芷江名声稍逊。今日的芷江隶属怀化,起意在怀化转车,在此停留一日,怀化市区并无多少古迹,便去了不远的芷江。始知芷江,源自抗战受降纪念坊,“沅有芷兮澧有兰”,让芷江得名,这座湘西小城中,虽无古城的样子,古迹若干,老街残破,却有自己的味道。

芷江七里桥附近,这是日寇签下降书的地方,如今七里桥仍在,被修缮一新,公路从旁边绕过。受降旧址前种上两排直挺的柏树,冬日青翠依旧,附近修以和平园,其主体阁楼唤作太和塔,模样如明堂。从受降坊处望,两行柏树的尽头恰是太和塔,将受降旧址压在其下。受降旧址尚存美式鱼鳞板房三栋,通体漆黑,墙体由横条状木板构成,木柱上钉着鼓舞人心的标语。陆军司令部及何应钦办公室分设旧址两侧,陈列如初,据说桌椅沙发皆是原物,司令部内的所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何应钦办公室接待厅内的“精诚团结”,散出几分传统中带着文绉绉的味道,带着民国特质。而受降旧址中,日寇的代表坐在中山先生的像及受降代表前,像是法庭上接受审判的被告,会场的最后几排椅子,见证着历史时刻,受降旧址虽有些低矮,如今有些破旧,却昭示着中国人和平永奠的希冀。芷江有着当时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日寇欲消灭芷江机场而发动战役,湘西会战因之打响,这也成了抗战最后一次会战,日寇败退,众军拱卫芷江。受降地点最初选于江西玉山,因其为敌占区不利于受降顺利举行而最终变更为刚迎来会战胜利及交通便利的芷江。时人为纪念受降盛事建受降纪念坊,却毁于文革初期,而后修复却失了最初模样,近些年改建如初。受降坊通体白色,三间四柱,颇为肃穆,抗战胜利震古烁今,蔚为国光。坊上装饰如勋章亦如缅怀逝者的悼念标志。“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秋”,抗战胜利扬眉吐气,彪炳史册。坊后拾级而上,便见受降亭,一座带着日寇降书全文的石碑立于其间,立于山巅。

清同治年间迁建于此的芷江文庙仍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两方凤处龙上的石刻嵌于大成殿的柱子中,游龙在云间朝下穿梭,回首向上,而凤鸟却翔于云端。芷江文庙被修葺完整,棂星门与泮池似乎为复建,两座学校夹着文庙,棂星门前一片杂乱,树荫之下的泮池及广场被雨水大使而有些静谧。大成门之内的院落则被栅栏分开,芷江文庙的形制沿袭着文庙的定制,大成门,大成殿,启圣祠一应俱全,同时亦带着自己的味道。大成殿与东西两庑间设起两座小亭,各置钟鼓,两座小亭皆是重檐四攒间顶,八根柱子支起的方亭形成两重空间,外重在柱间设靠椅,而内重,则安放钟鼓。大成殿与启圣祠的体量相差颇为悬殊,启圣祠藏于大成殿后,启圣祠后便是地基与其屋顶相持的沅水较经堂,似乎曾为尊经阁。启圣祠便生长于这片狭小的空间之内,歇山顶颇为平缓,若干柱子亦是将祠分为内外两重,使得本是五开间的建筑殿堂内部成了三开间,更为逼仄昏暗。整个庙宇的配色以深红为基,或浓或淡,大成门与大成殿形制类似,皆为重檐歇山,屋檐下密集的小斗拱,只不过大成殿的装饰略繁,围脊多了一道白边,戗脊上多了一圈卷纹雕饰。

循着导航找文庙,坐公交却坐过站,便偶遇沈从文故居,至今仍有人居住,一座三开间的穿斗式民居,屋檐下刷上一道白边,似乎整个屋子的精气神便提升了几分。医院的一角,三级八角,据说所居之地为芷江老城地势最高处,保存颇好,亭子各级内侧的柱子撑起上一级屋檐。芷江的老街,亦称待改造的棚户区,仍保存着几处宅院,钱家大院门庭依旧,带着上世纪留下的政治标语,有些斑驳。另一处大门有些阔气,庭院中的井栏带着被绳子勒出的刻画,庭院的空间被辟作菜地。

?水上的龙津桥被称为三楚第一桥,芷江作为一处侗族聚居地,风雨桥自然为一大看点。龙津桥便是县城中一座颇为称道的风雨桥,隔一座桥墩便修筑如鼓楼般的桥亭,亭子间以桥廊相接,桥内靠河的两侧被辟作商铺,整个桥在渡人的同时,亦成了步行街。九座桥亭以中间者对称,临岸者为歇山顶,而后逐渐变为四面坡,六角,八角攒尖,富于变幻。侗族建筑以风雨桥及鼓楼闻名,芷江城内的万和鼓楼据传为国内最大者。鼓楼一般处侗寨中,中间设置火塘,以供族人聚集议事或休憩。万和鼓楼一组五座,四座稍小者环绕四面拱卫中央,以游廊相接,屋檐带着灰瓦却喜欢在檐下抹上白边,檐角翘出一只白弧,甚是灵动。

芷江天后宫与老城隔河相望,本为福建会馆,因地方信仰而命名为天后宫,供奉妈祖,正殿也因之得名妈祖殿。整个庙宇三路,最左侧为三清宫,庭院稍宽,整个院落处于高墙之中,而最右侧,几进院落的最后开一方水池,置假山,药王,财神,观音诸殿分立其边,观音殿为右路主殿,神龛却背对山门方向而立。右路与中路间的狭缝,若干道拱券衔接,颇有几分意境,写着一个福字,狭缝的尽头,一方井供人抛币击铃祈福。中路山门背后便是戏台,此处庭院为庙宇内最阔者,其后依次为过厅,主殿,后殿。天井依次收缩。天后宫最为称道处为其山门牌坊的石雕。最上方浮雕着琴棋书画,天后宫牌坊两侧分立文臣武将,颇有些憨态可掬,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武汉江汉合流处的三镇鼎立亦被搬上牌坊雕刻于此。整个牌坊皆是带着传统的美好希冀与祈愿。八仙分立于牌坊最边缘的柱子上,麻姑与寿星高悬,两幅颇大的古松灵芝图与孤桐劲竹图被雕刻传神,整个牌坊堪称绝作。

黄甲街与龙津桥相对,保存着诸多老宅,质量堪忧,街内的宝庆会馆亦称五福宫,尚存山门牌坊,牌坊上的石雕多已被毁,只见痕迹,用鹅卵石或是瓷片拼成的瑞霭五城倒是完好,“淑气西延芳搴沅浦,故园东望春满资江”,宝庆府为邵阳旧称,山门后似为一座戏台,只剩大致形状。

chap5.凤凰

川渝滇黔及湘西,怀化张家界恩施等地可算广义的西南,凤凰虽处湖南,却带着些许异于湖南的味道,沱江穿城而过,吊脚楼沿江林立。凤凰及其旁边的张家界,韶山,长沙也成了湖南一条较为成熟而普遍的线路。九月初的凤凰,没有多少旅行团,或是渐入淡季的节奏,开学之初,穿街拐巷,无所目的地晃悠,有些无所事事,与往日的旅程不同,此次多了些别的味道。

凤凰县城似乎没有多少平地,建于山坳之中,无论是老城抑或新城,多保持着一贯的传统风格,灰的砖,高的墙。老城之中,石板路,行于其间,恍恍惚惚,恍若隔世,迷迷糊糊间有些许不真实的感觉。夜晚的凤凰城,沱江两岸,虽是一片灯火,虽有些闹腾,与伊人同行,有了几分心安,有些没那么在意风景,城墙下的小巷有些狭窄,幽深逼仄处或许更能面对内心的想法。以往独行更多是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s/26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