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www.yushiels.com/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4日讯(记者周磊通讯员干先德)4月3日,记者走进汨罗市罗江镇新农人培训学校食用菌专业实践基地,铺着茅草的垛子上,红褐色的“小伞”掩映在秸秆里,拨开茅草,一簇簇、一丛丛的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长势非常喜人。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是一种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高端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可炖汤,也可和肉类一起炒,又香又鲜。随着人工培育的成功,赤松茸走上了大众的餐桌,饱受人们欢迎。“我们一天可采摘多斤,一直延续到4月底。亩产量可达斤,按照市场价格每亩可获利4万元。”正忙着采摘的汨罗市葆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奇告诉记者,“今年主要是试种了羊肚菌和赤松茸两个品种,因前段时间的低温、雨水天气,羊肚菌生长受到影响,赤松茸虽然只有不到一亩,但长得很好,这里的土质、环境非常适宜,明年可以扩大种植规模。”“食用菌已经引导试种成功,下一步,我们将抓紧研究对策,从壮大发展规模、对接市场、引导老百姓参与种植上下功夫,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共同致富。”镇党委书记郝光介绍道。近年来,罗江镇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成立了新农人培训学校,积极向上对接,引入多名省级专家教授联点帮扶,结合各村实际,探索建立“新农人培训学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rk/124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