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115/4327457.html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付旋)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汨罗作为非遗资源大市,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工作。自“非遗”概念下开展保护工作10多年来,采取抢救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形成了多项非遗保护工作的“汨罗经验”。

该市在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的十多年里,共记录登记非遗资源信息多条,申报县级以上非遗项目27项。该市积极创新非遗保存载体,开展馆藏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先后建立了长乐抬阁故事会博物馆、长乐抬阁故事会民俗馆、长乐甜酒博物馆、民间龙舟打造技艺展示馆、打倡实物展示馆、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展示馆等6个专门场馆;整理出版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端午节日精神》《汨罗江畔屈子祠》《屈原传说》《长乐山歌》《长乐故事会摄影作品集》等20余部非遗专著。年,又启动了《汨罗市非遗系列丛书》编撰工程,对全市重点非遗项目进行详细的抢救性保存。

多彩活动,是非遗传承的主要载体。5年以来,该市先后组织了13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2届湖南抬阁故事文化节、5届“长乐民间文化艺术节”、3届“红花打倡文化节”、2届“新市中秋烧宝塔文化节”以及端午屈原龙舟文化论坛、“龙行天下”龙舟拓展训练营、龙舟文化寻根游、端午“原祭”、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主题文化活动周、包粽子大赛、非遗展演等一系列传承活动,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近年来,该市还先后成立了端午习俗传承研究中心、屈原文化研究中心、龙舟产业发展协会、长乐甜酒合作社、汨罗粽子产销合作社等专门机构;与延庆、溆浦、秭归、嘉兴、西贡、花莲等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组织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长乐抬阁故事会、民间龙舟打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参与了韩国江陵“端午祭”、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季中国文化节、北京端午文化节、上海国际戏剧节、中国农民艺术节等交流展示活动;承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等主题文化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实地拍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传奇中国节·端午》《中华长歌行·端午》《城市1对1·端午探秘》《又逢艾香时》《相聚中国节》等专题纪录片。创作了《端午汨罗江》《世界有条汨罗江》《甜酒谣》《香草美人》《故事会里故事多》等一大批非遗戏曲、音乐、舞蹈精品,使非遗获得广泛深入的传播。

到目前为止,汨罗市共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6人,县级传承人22人,国家民协会员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省级毛笔制作大师1人,岳阳市非遗名师3人。他们带头坚守,竭力传承,发挥着项目“传承核心”的功能。为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传习活动,该市先后建立了非遗传习所5个,非遗传承学校6所。此外,还鼓励非遗名师带徒授艺,面向全社会招募非遗文化志愿者,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年轻人参与。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每年直接参与人员就达0多人次,受益人数近10万人次。

在汨罗,丰富的非遗资源为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据初步分析,该市27个县级以上非遗项目中,就有10个项目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如长乐甜酒制作技艺,长乐镇成立了甜酒产销专业合作社,拥有20多家规模企业与数百户个体作坊,全镇甜酒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又如民间龙舟打造技艺,全市拥有规模龙舟生产企业20余家,仅许桂生的九子龙屈原龙舟厂,年产量就达多艘,年销售收入近万元。再如川山毛笔制作技艺,也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了活态传承。

9年以来,汨罗先后启动了屈子文化园、新市慢城古镇、长乐故事小镇、粽子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将集中在汨罗江流域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长乐抬阁故事会、屈子祠祭典、屈原传说、打倡、新市中秋烧宝塔、长乐山歌、长乐甜酒、民间龙舟打造、汨罗粽子制作等非遗项目整体打包,并与其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一起加以完整保护,打造一个完整呈现湘楚风、屈子魂、端午源的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ms/11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