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记者谢建)“未来3天都可能迎来强降雨,第一怕水位上涨,第二要防范山体滑坡,千万不能有丝毫松懈!”7月1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汨罗市营田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营田公务中心)主任郭阳平手握探杆,拨开杂草在堤脚仔细察看,用双手触探有可能发生溃口的区域,还不时细细叮嘱着队员,精力十足的样子根本看不出他昨晚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郭阳平对抢险队员进行岗前培训郭阳平(左)、市三创办主任吴侃与抢险队员为临水坡面加铺彩条布郭阳平细细叮嘱着巡查队员“临水坡正常,背水坡正常,机埠正常,穿堤涵闸正常……”地处汨罗市营田老街的营田大堤上,两处防汛值守点的棚顶上红旗飘扬,棚子里,刚刚巡查回来的郭阳平和队员正在仔细记录着数据。“年大水时基本靠人力抢险,后来大堤加固了,明显安全多了。”年,当时还是汨罗市武装部办公室副主任的郭阳平就曾参加过防汛抢险,那一年,他打过桩、扛过沙袋、抬过泥浆,在堤上待了整整90天。当问及防汛有什么诀窍时,郭阳平心中自有一杆秤,“认清形势、熟悉情况是所有一线工作的前提,险情处置、物资储备、人员调度、巡堤查险必须扎扎实实做到位。”营田大堤汨罗段长米,有一处排渍机埠和一个穿堤涵闸,而穿堤涵闸十分靠近航道,极易被大型的水上漂浮物撞击。为了防止闸门不被破坏,他们在涵闸附近插上了一根竹竿,并每班安排两名人员24小时值守,一旦有漂浮物靠近,立即用竹竿捞起或推离。其实早在4月初,郭阳平就提前调度,储备了编织袋、彩条布和砂砾石等抢险物资,以防主汛期的到来。6月30日,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四级防汛响应后,营田公务中心和市委宣传部、市水利局、国资委共50余名干部轮班24小时值守,同时,他还组织发动20名民兵、志愿者组成应急抢险队随时待命,并对不熟悉堤段情况的志愿群众进行了3次岗前培训。这都是他深一脚浅一脚“走”下来的经验。“目前情况怎么样?”“几天下来,水位已下降了几十厘米。”郭阳平说,尽管水还没退,但现在国家发展了,技术进步了,面对灾情应对更及时、更科学,让他们这样的守卫者更加有信心。7月18日,郭阳平连续坚守的第15天,他语气坚定,“大堤安全,大家安全。水不退,我们绝不退。”作者:谢建责编:柳勤进来源:汨罗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ls/13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