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1日讯(通讯员周小珺记者马如兰)近日,走进汨罗市白塘镇磊石垸区六湖村蔬菜基地内,一棵棵青翠欲滴的白菜长势喜人。汨罗市业兴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国按下田间的喷灌系统开关,经沼液稀释后的水肥均匀地洒向生长正旺的白菜。这些发酵过的沼液就来自田角的粪肥消纳池。“合作社余亩白菜在生长旺盛期,通过喷灌系统每亩喷施0.5立方米左右沼液追肥,可节水、节工、节肥。”翁国介绍,经过有机水肥浇灌的白菜,个头更大,口感更清甜。年,汨罗市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创新推行农作物粪肥还田“田边建池”模式,组织收集当地大型养猪场的猪粪,运往田间地头的消纳池储存发酵,就近消纳粪肥。经容积约30立方米的消纳池“加工”后的沼液,既能满足周边10亩蔬菜种植地的畜禽粪污还田需求,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白塘镇六湖村蔬菜基地作为汨罗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特色试点,已采用“配方肥+有机肥+沼液”粪肥还田技术模式3年。目前,该基地全年产值达余万元,可为当地8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为六湖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在汨罗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另一个试点屈子祠镇范家园村,汨罗市众惠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正在有序开展沼液施用作业,将沼液运输车内的沼液喷洒到油菜地里。一旁,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增派的技术人员对粪肥还田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效果检测评估。“在同等量施肥情况下,施用沼液的油菜每亩可增产3%至5%。”合作社负责人徐德飞说道。今年以来,汨罗整市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以项目带动区域内粪污基本还田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13个镇均已建立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奖补等措施,推广沼液施肥面积10万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ls/118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