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汨罗融媒体讯(通讯员范维)“谭书记,又上电视啦!”走在桃林寺镇高丰村的田野上,谭振端总能听到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声。今年春天,高丰村因为《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出圈”了。回顾一年来高丰村小田改大田、低产变丰产的历程,高丰村党总支书记谭振端感受很多。 “当村干部是想改善家乡的水利设施” 年出生的谭振端早年在外承包建设工程,打拼多年,走上了湖南倾江建设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负责人的位置。事业有成的他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故乡,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年,因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旱情十分严重。当时园艺场村尚未合并到高丰村,谭振端作为园艺场村村民,看到家乡的农田干旱,老百姓可能颗粒无收,心中十分难过。于是他主动联系了村干部,表示愿意出资多万元,免费为园艺片村民修建机埠和灌渠,解决了水源灌溉的大难题。“家乡的水土哺育了我成长,为家乡做点贡献是应该的。”谭振端说道。 年,谭振端参选园艺场村的村干部选举,成功当选为村长。随后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村村合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先后担任园艺场村村长、高丰村村长和高丰村副书记。年,谭振端从上一任党总支书记的手中接过了高丰村振兴的接力棒。 谭振端在汨罗市"七一"活动座谈会上围绕党建工作发言 “农田没人种,有人要种田,我们解决的就是这个矛盾” 外出打工前,谭振端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回乡当村干部后,谭振端最关心的还是农业发展。他常常在田间地头上观看水稻的长势,每年都会到家户走访农民种田的情况。 高丰村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村,人均耕地少而碎。80%以上的人都外出务工,留在村子里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没有种田的能力,导致村上愿意在家种田的农户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部分农田抛荒的现象。但是同时,桃林寺镇土地资源丰富,有不少种植大户想要在这里承包大量的农田。一方面是“农田没人种”,一方面是“有人要种田”,谭振端明白,破解高丰村农业发展的突破点就在这:把没人种的田改成好种的田,给需要良田的大户种。 汨罗市委、市政府号召土地流转和“小田变大田”,谭振端参加完现场会后深受感触,决定分步骤有计划地在本村推行。为了确保流转后土地有人耕种,谭振端先沟通联系,确定了能够承包农田的种植大户,让流转土地的村民没有后顾之忧。随后,他带领村干部召开户主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做通群众工作,动员村民们流转土地。 在镇、村两级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绝大部分土地都流转到了村集体。但对于谭振端来说,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小田改大田”的工作终于能够提上日程了。 “成功推行小田变大田,靠的是多方支持” 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最要紧的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全村多亩农田都将纳入改造,预计需要多万元的资金。谭振端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想到了引入社会资本的好办法。 黄吉光是在广州办厂的老板,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后,他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积极在高丰村投资兴业。在算清社会账和收益账后,谭振端想要黄吉光在改田上出资。但是仅靠社会资本出资不是长久之计,激发乡村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可持续发展。 于是,谭振端和村民说清楚改田的益处,群众同意五年内不收取租金,种植大户每年承包的租金可以直接返还给出资方。这样一来,五年后出资方不仅能够收回成本,还能取得一定的收益,村民们能够获得翻倍的土地流转租金,种植大户还能够承包到集中连片的优质农田,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获得管理服务费,可以说是多方共赢。 谭振端不会忘记在园艺场先行试点改田成功那天的场景:高丰村各组的村民们都来围观,看到挖除同一水平面的田埂、周边斜坡后大变样的平整开阔的农田,村民们纷纷点赞,没多久就主动联系村支两委同意改田。全村改出了亩的有效种植面积,增幅超10%,高丰村的农田面积达到了亩。 谭振端不会忘记推行改田的初衷:老百姓种田太辛苦了,还没有收入,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行机械化是时代趋势。走在高丰村的田间地头上,看着种上双季稻后的一望无际的绿色良田,谭振端信心满满。 年3月21日,“高丰村的新农事”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专题报道下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全国。高丰村的改田做法还被评选为湖南省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7月18日,央视《朝闻天下》和晚间《新闻联播》又报道了高丰村的早稻丰收。高丰村今年在早稻增产22.5万公斤的基础上,晚稻预计可增产15万公斤,金黄稻田与碧水蓝天互相映衬,勾勒出一幅高质量的丰收图景。 谭振端在农田查看禾苗丰收情况 不仅如此,高丰村的产业也走上了快车道:联合邻村种植万亩优质水稻,打造“火天丰源”品牌;朝北冲桑葚园“出圈”,周边游客纷纷采摘体验;乡贤出资盘活闲置宅基地,建成育秧大棚,推行“早稻育秧+大红辣椒+西瓜”模式;下半年预计建成阳光玻璃温房,实现全年蔬果丰收……沉甸甸的成绩证明,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谭振端带领着村民们,用智慧、汗水与奋斗,在这片世世代代生长的土地上谱写出乡村振兴新的篇章。 一审:柳勤进 二审:胥扬 三审:刘胜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ls/116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