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因何而来?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粽子都可以吃吗?5月29日,中国汨罗·年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汨罗召开,全国50余名知名屈学专家齐聚汨罗,互相交流、研讨屈学发展及传承。 蔡靖泉:早期端午节并非只祭祀屈原,至唐代终定型 端午节起源于先秦的夏至节,主要是为了祈福禳灾。至汉朝确定了端午祈禳仪典,使端午成为全国重大节日。此时的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祭祀人物,如山西部分地区祭祀介子推、绍兴地区祭祀伍子胥、曹娥,两广地区祭祀陈临等,但祭祀屈原的地区和人数最多。历经汉魏,到唐代,端午节最终定型屈原成为端午节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和食粽成为端午节俗的主要内容。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教授蔡靖泉抛砖引玉,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目前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统一富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赵敏俐:屈原有无比崇高的个人魅力,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个体诗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赵敏俐侃侃而谈,“屈原之所以不朽,不仅是因为他开创的新诗体——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更是因为屈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魅力。纵观中国历史,伟人名士何止千万,但最后形成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而被人们世世代代纪念的,唯有屈原一人而已,这也说明了屈原在中国人心中的历史地位。” 龚红林:祭祀屈原应以汨罗为中心 张口第一句话,湖南理工学院教授、屈学研究专家龚红林说的就是,“祭祀屈原应以汨罗为中心。”她查阅诸多官方资料,引经据典,最终证明:汨罗是最早与屈原相联系的地方,也是最早祭祀屈原的地方。中国祭祀屈原的方式由来已久,五彩丝纪念屈原,已经有多年历史,吃粽子和划龙舟纪念屈原,也已有年之久。端午祭祀屈原,是以汨罗为起点,向北传播到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由政治中心再向全国传播,进而成为中国四大节日之一。 鲁瑞菁:宝岛台湾独特的粽子习俗 “在宝岛台湾彰化市,有一个屈家村,大约几十户,一两百人,村内有个屈子庙,每逢过年过节,村民都会祭祀屈原。”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鲁瑞菁介绍起台湾的端午习俗,台北的屈原宫,是台湾主要祭祀屈原的地方,每年端午节,都有很多人去祭祀屈原。另外台南有个水仙宫,庙内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两王二大夫”的大禹、寒浇、项羽、伍子胥和屈原。 相比于大陆,台湾也有独具特色的粽子文化。粽子在台湾被称作神圣祭品,端午节送粽子给亲友,必须把粽子的绑线剪断,忌避不详,保持祭品的神圣性。在彰化,还有一种不能吃的粽子,就是用于习俗“迁粽子”的粽子。在端午节前后某一天,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告诫市民不要出门,然后他们拖着粽子在街上游走,认为一个粽子里面就代表一个亡魂,然后把粽子丢到海里去。“迁粽子”的习俗,就是为了驱除亡灵、辟邪消灾。 黄凤显:传承发展屈原文化重在创新 故事是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但创新是才是更重要的传承!中央民族大学黄凤显教授认为,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不应固步自封,应该创新发展。就传承发展屈原文化而言,应当创作更多有关屈原文化的影视文学、诗词,丰富屈原文化。他建言,诗歌是屈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汨罗市可策划举办中国诗歌节,并积极争取中国作协的支持,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进一步宣传汨罗和屈原文化。 任国瑞:汨罗应积极探索旅游新方式,宣传屈原文化 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任国瑞认为,汨罗作为屈原文化的中心,有责任和义务将屈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汨罗要积极探索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新方式,积极探索非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汨罗,更深层次的了解屈原,了解屈原文化。 “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立足汨罗江畔,瞻仰屈原遗风,担负时代赋予的重任,继往开来,守旧推新。世界有条汨罗江,弯弯曲曲水流长,流的不是水啊,流的是文章。一座城,一条江,一个名人,一座寺庙,一个节日,源远流长…… 赞赏 长按福建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