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端午两千余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行走,同时也在奋笔疾书,留下了一曲《离骚》,照亮了千年的历史,让后人敬仰,也让后人竞相效仿。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人以屈原为榜样,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唱响了一曲曲优美的诗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用一生在探索,只为故国家园的兴盛,屈原用生命在求索,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带着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两千多年后,汨罗的人民依然铭记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几年间,在汨罗江畔,占地4.46平方公里的屈子文化园拔地而起。每年的端午节,屈子文化园都会举办一系列以纪念屈原和端午节习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慕名前来,来这里体验世界非遗端午民俗、参与龙舟竞渡;感悟千年盛楚的浪漫,溯寻中华文化的源头。年端午,汨罗屈子文化园照例举行了一系列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除了赛龙舟等保留项目外,本次活动还辅以文创产品集市、文学创作大赛、端午趣味游戏、少儿古筝表演等多个项目,可谓极其丰富。

除了端午节引人注目的特色活动外,单就屈子文化园来说,已经是可以大书特书的文化景点了。

汨罗市充分利用屈原在汨罗居住、创作、沉江这一特定历史过程,围绕屈子祠、汨罗江、端午节这些杰出的文化遗产,通过遗产保护、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文化再生手段,有机整合区域内“山、水、祠、院、馆、址”资源,建设一个以领略楚文化风貌为主的“屈子遗产露天博物院”。

屈子祠核心景区内包括屈子祠和复建的屈子书院两大建筑。

屈子祠,又名屈原庙,为祭祀屈原之祠庙。屈子祠始建于汉,重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年),建筑占地平方米。

屈子祠坐北朝南,为单层单檐砖木结构,三进三厅,十四耳房,前有三座砖砌大门,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写照浮雕。

创建于宋朝初年的屈子书院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与汨罗江畔的屈子祠构成一个整体,历史上几次搬迁,总是相随相伴。新中国成立后,屈子书院改为学校,“文革”中被毁。

新建的屈子书院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平方米,已建成包括求索堂、沅湘堂、藏骚阁等19个单体,具备讲学、藏书、文史展示等功能,是我国目前最大体量穿斗式偶数开间的全木结构。

屈原碑林,位于屈子祠东侧,共块书法碑刻作品。主体结构由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等五个部分组成。

屈子书院以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将屈原的全部作品串成一个整体。五个建筑均采用砖木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下辅白色花岗岩,各自独立,又以廊亭衔接,是极具特色的建筑集群。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57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