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452.html

汨罗—我的第二故乡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下午,正从深圳返回广州的地铁车上,接到知青下乡年代童年玩伴的邀约:写一篇关于汨罗记忆的文章。

作为自幼就生长在汨罗,见证了汨罗历史变迁的“六处崽子”,原本正为《大东北文学》撰稿《乡土文学系列散文》的我,自然是责无旁贷了,依坐在行进中的地铁列车上,我打开了手机便笺,记忆中关于汨罗的点点滴滴、零星片断缀珠成串,开始了关于第二故乡的回忆……

一、说一说我的第二故乡

我的祖藉在湖北南漳。父亲十三岁便没了父母,先是随大人们背盐贩运糊口,为了逃抓丁在衡阳迎来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新线铁路工地上成家立业,很少回湖北了。

一九六五年我们随父亲所在的新线铁路建设单位——中铁四局六处参建京广复线时举家搬到桃林寺,当时的汨罗还隶属于湘阴县。印象中的汨罗,当时只有与京广铁路平行的一条老街。后来规划新县城时、新街的主干道还是我们修配厂的推土机帮助推出来的。因为京广复线通车后,父辈们又转战去了云贵高原的线,“牛郎织女一年一相会”的必经之路——汨罗火车站、就成了“寡妇大院”的妇女孩子们每年迎来送往的地点,因此就十分熟悉。

再后来,姊妹众多的我家庭经济负担重了,母亲为了挣钱补贴家里,经常去车站货场卸货搬运、还在铁路边上开荒种地,我们每天课后去摘菜浇水捡煤核,对老街和车站周边的一切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一九六六年至七六年,是我们在汨罗六处铁中上学的十年,也是举国上下“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十年。十年中,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门办学”、学工学农,毕业后又上山下乡,去红花公社罗滨四队插队落户四年,和周边厂矿企业、乡村百姓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

坝嘴周实景图

当年洗衣跳板留存至今

二、不得不说的汨罗情缘

一九六五年,我们从陕西搬来汨罗时先住桃林寺、又住钟家村,最后才搬到家属基地二区平房,一住就是二十年。六处家属区在汨罗有七个平房区、一个楼房区星罗棋布在城关镇各街区。我们就读的子弟学校——六处铁中是当时县里规模最大的学校,小学部到高中部有一千多学生。学校的篮球队、文艺宣传队在全县名气很大,每年和氮肥厂的赛事火药味很浓,每年县里的文艺汇演,我们的节目都是压轴大戏。

一九八0年,知识青年集体返城,我离开了插队四年的坝嘴东队、投身到了祖国的新线铁路建设事业。可以这么说,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汨罗度过的,把汨罗称之为第二故乡并不为过。

离开汨罗几十年,记忆中最深刻的自然是铬上了我青春印记的知青岁月,是坝嘴纯朴的乡风民情滋润了我,是乡亲们真挚的情感养育了我,使我从一个蒙懂少年熟知了人事,走向了成熟。

离开汨罗多年后,我陆续创作的系列散文——《坝嘴的茶》、《坝嘴的宴》、《坝嘴鬼屋》、《杀柴时节》等等,是我沉淀了几十年生活的最好写照。

三、汨罗江与屈原的传说

几十年光景转瞬即逝,关于第二故乡汨罗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有汨罗江、屈原庙,再就是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恢复的龙舟竞渡。

一九六五年我们到汨罗修建的第一大工程就是横跨汨水的京广复线汨罗江大桥。孩提时代的我们经常利用假期去水上拾贝壳,去江边挖荠菜、割野蒜……

直到下乡插队后才知道汨罗江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而我插队下乡所在的坝嘴上,则属于“罗水”,逆流而上可至汨罗长乐。上游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据说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为不使平生的理想和抱负不付诸东流,怀沙自沉之前,他在汨罗写完了《离骚》的最后一章……

汨罗江边的百姓划着各自的船只赶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然而,一代爱国诗人还是未能生还,屈原投江几天后被渔民打捞上来,头部已被鱼虾噬去一部分,其女儿女婿便给他配上半个金头埋葬,女婿担心有人掘墓盗金头,遂以罗裙兜土筑疑冢,遇神助一夜间竟筑成12座疑冢。

屈原永远活在汨罗人民心中!汨罗是我永远难忘的故乡!

作者简介:秦本云,(笔名:晴雨),男,年出生,现年58周岁,中共党员,三代新线铁路传人。祖籍:湖北南漳。年湖南汨罗插队四年后,年入职中铁四局,四局文协会员,爱好文艺、创作、表演,曾是《四铁文艺》创作骨干,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均有发表。现任中铁上海局渝黔铁路工指专职副书记,已奉调新中标的广州地铁13号线项目任职。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57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