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治疗 http://www.pfb1.net/m/
1

疫情概况

全国:截至3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湖南省:截至3月6日24时,湖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6例,死亡病例4例,出院病例例,在院治疗55例。

岳阳市:截至3月6日24时,岳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诊病例例,重症病例0例,死亡病例1例,出院病例例。

汨罗市:截至3月6日18时,确诊病例6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出院病例6例。

2

当日战“疫”速报

截至3月6日17时,汨罗市红十字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41万元,接受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约.万元;截至3月6日17时,汨罗市慈善总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23.万元,接受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约1.万元。

①3月5日15时~3月6日15时,市交通运输局在武广高铁汨罗东站出站口接车10趟,检测旅客人(湖北籍2人,2人同行,因其中1人无证明,均被劝返),无发热情况;进站口检测旅客人(湖北籍6人,凭证明放行6人),无发热情况。②3月5日15时~3月5日19时,在汨罗火车站出站口接车1趟,检测旅客52人(无湖北籍人员),无发热情况;进站口检测旅客26人(无湖北籍人员),无发热情况。③3月5日6时20分~3月5日17时10分,汨罗客运总站共发车51班次,检测旅客人(无湖北籍人员),无发热情况。

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共出动执法车辆4台、执法人员18人次,对18家医疗机构和22家公共场所进行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9份,发放宣传资料份。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加大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药品药械等经营主体的巡查,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家次;根据市防指要求,对全市餐饮行业开展巡查,要求全市已营业的早餐店一律停止营业;继续关停酒吧、网吧、KTV、影剧院、游乐场等娱乐场所;受理相关投诉举报7件。

3月5日14时~3月6日14时,市融媒体中心发布原创稿件6篇、小视频2条。3月5日15时~3月6日15时,上级媒体采用汨罗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稿件26篇,具体情况为:中国日报网发布《请君试问汨江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河北作家赠字江南“献血王”》;《湖南日报》刊发《一城“马甲”半江红——汨罗万余名志愿者学雷锋素描》《汨罗:春耕“神器”助增产》;红网总站采用《军地联合慰问汨罗籍参与武汉防疫工作军人家属》《汨罗三八红旗手

黄虹:当一颗爱心火种,温暖身边每一个人》;新湖南岳阳频道2篇,红网岳阳站7篇,时刻岳阳站8篇,《岳阳日报》客户端7篇。

3

防“疫”科普

疫情为镜,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从某种角度来说,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与每个人树立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密切相关。

科学素养,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近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根据现有证据,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战胜一种未知远多于已知的新型病毒,需要应对多大挑战、跨越多少障碍,不言而喻。显然,探寻治疗之策需要攻关,匡正种种邪谬之说,让理性战胜恐慌同样刻不容缓。疫情发生以来,从“抽烟、喝酒可以增强防疫能力”,“开暖气或空调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到“放鞭炮能够清除带毒气溶胶”,这些典型的不实信息极易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不仅让公众难辨真伪,影响人们的防疫行为习惯,也干扰了防疫抗疫工作大局。

对公众而言,看到一条条目不暇接的热点信息,不妨冷静思考:信息来源是哪里?内容可靠性如何?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多方查证、换位思考、理性判断,谣言和误导就不会轻易将我们带到沟里去。对未知有害怕,对疫情有恐慌,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也不应该在“无意”中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伪科学”的“二传手”,为常识的“雪崩”添上一片雪花。

科学素养,就是要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权益。

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物理隔离。在非常时期,对普通人来说,“宅”在家中也是一种责任,不给国家添麻烦、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人放弃全家团圆,有人压制住呼朋唤友的愿望,有人“全家总动员”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但是,也有少数人无视疫情防控的要求,顽固地拒绝佩戴口罩。一些地方甚至由此发生了极端案例:有人在地铁站辱骂劝导戴口罩的民警;有人因未戴口罩被劝止而持刀伤害社区治安员;甚至有公务员拒不佩戴口罩,与小区保安发生争执,态度嚣张……这些低劣行为不仅妨碍疫情防控大局,违反相关法律,也暴露出少数人科学素养的欠缺。

每一个人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安全健康,也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不要用“我没有感染”这样的言辞自我麻痹,疫情严峻复杂时期,最重要的不是“自证清白”,而是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和他人。戴好了口罩,信任就挂在了脸上,别人也才会回馈给你同样的信任。

科学素养,就是要健康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疫情的肆虐,毫无疑问集中了我们的注意力,但众多医学专家开出的“勤洗手、多开窗”等“良方”,却简单得让我们几乎不敢相信。然而,再简单的科学也是科学。抗击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场革命,一场人类同落后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的较量。如今,我们对随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为不再漠然了,我们对勤洗手、多锻炼等一些卫生健康常识不再忽视了,我们对捕杀野生动物、乐于大吃大喝等一些饮食之道开始反思了……

一些人热衷于食用各种野生动物,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极易感染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很多人都在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做出怎样的改变?应该推动形成这样的观念:滥食野味就是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表现。长远来看,应从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层面入手,引导公众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再就吃饭来说,围桌合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我们对合餐习以为常,但筷来箸往着实为病菌扩散大开方便之门。有人倡议,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都应当使用公筷公勺,这有利于从源头掐断疾病传播。疫情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主动在意识层面除旧布新,对个人卫生习惯进行一次重塑。(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微汨罗

官方平台民生情怀

齐心抗疫与你同在

●微头条

“高铁新城”来了!汨罗又一个高品质板块即将崛起

●微头条

汨罗医保事务办理有新变化,快来get一下!

●微头条

疫情防控出“奇兵”,满城尽带“汨罗”红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52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