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个历史美翻天,在那汨罗城的西南边,这个地方就是瞭家山。这里现在是南大门,城乡交融新画卷。美景一片片,日子天天甜。瞭家山人尽是个劲,过起那个生活赛神仙。”由潘绍东老师作词、杨懿老师作曲、韩秀明老师演唱的这首《瞭家山人尽是个劲》广为传唱。作为汨罗镇的一个秀美屋场,最近瞭家山社区龙塘大屋火了!中外诗人纷纷为其点赞、打call。龙塘大屋到底有多优秀?跟随杏仁露一起去感受这里的楚风湘韵。 两千七百年前的楚文王时,罗子国遗民被楚国驱赶南迁至洞庭湖汨罗江一带,他们来到风景秀丽的龙塘山不远之处名叫夹上的地方,筑城重新立国。 因春秋战国战争不断,战时需要在小冈丘上建有一个瞭望台,瞭家山便是这个瞭望台遗址(今汨罗市阳光驾校处),瞭家山地名便由此而来。 真龙天子秦始皇东巡郡县,正当人马劳顿、喉干舌苦之时,忽在一座蜿蜒起伏的小山之中,发现一口山塘,塘水清洌,爽口沁心。后人将这口山塘叫做龙塘,这一带的小山便叫龙塘山。 01 诗意田园生活从这里开启 从汨罗市区上G,10分钟不到便来到美丽的瞭家山龙塘社区。错落有致的乡村别墅掩映于花木山水间,一派秀美田园风光。“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瞭家山人的幸福,是从一栋栋美丽的房子开始的。楚韵风格的小别墅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龙塘水库、比直的G大道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卷。 走近细看,中式的独立庭院,每栋别墅的大门口都挂上了对联。道路两边栽种法国梧桐、茶花海藻、茶梅、紫薇、樟树、美国红枫......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么?除了乡村别墅,瞭家山人的菜园子也非常让人羡慕。用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白菜、萝卜、莴笋,青葱翠绿“惹人爱”。02 乡村大舞台,台上台下好戏连连 作为“中外诗人汨罗行”文学采风和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的观摩点,这里不仅受到了中外诗人的一致好评,更有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盛赞!△吉狄马加参观汨罗镇龙塘大屋“打五中”民俗表演在龙塘大屋的民俗广场,“打五中”盛大上演。“打五中”也叫“打五穷”,寓意驱穷赶鬼,迎接财神,共修福德,同保太平。每年正月初五,龙塘大屋的居民都会在这里上演“打五中”。 传说武王伐纣,姜尚封神,妻性嫌贫,被封穷神。这个穷神总在正月初五,带“智穷、学穷、时穷、运穷、命穷”等五鬼,作祟乡里,祸害百姓。何氏同宗共祖的韩愈先生说:“凡此五鬼,为吾所患”。 民俗广场花鼓戏,汨罗老少人都爱,瞭家山人也不例外。临近G出口的乡村大舞台,一台台好戏正在上演。《徐九经升官记》、《卖妙郎》等经典戏曲,看的人们不亦乐乎。旁边的休闲健身广场乔家大院样式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寓意着瞭家山人的日子“红红火火”。 人们在这里制作香囊、包粽子、演地故事。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 “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香囊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外国诗人入乡随俗,纷纷佩戴起了香囊 美国汉学家罗福林:“这次来汨罗印象十分深刻,活动真正展示了地方文化内涵,非常喜欢昨天的诗歌晚会和今天的民俗活动,非常真实。”03 文化根植在龙塘大屋每一个角落 走到龙塘大屋的每一个角落,文化气息十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瞭家灯笼、新二十四孝文化、何氏家训、文化长廊等设计都出自汨罗市简邑文化传媒之手,处处彰显瞭家山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瞭家山人尽是个劲。在瞭家山,妇女同志的的地位很高,光是从这两条标语上就能看出来。不管你什么时候来,她们总会迎上一杯暖暖的“姜盐芝麻豆子茶”。还有粽子、甜酒、茴皮、板栗、花生等摆满八仙桌,她们从不吝啬分享这里的美食。 忠孝为先,耕读为本。手足相助,克已厚任。乐善好放,和睦相邻。在龙塘大屋,何氏家族聚族而居,有着良好的家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家族的家规家训。龙塘大屋不只是将这些家规家训印刷于家谱之中,而且刻录于每家每户大门外墙壁上的醒目之处。 沿着龙塘大屋走上一圈,你会发现家风建设、家规家训根植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那汨罗城的西南边有个地方就是瞭家山这里曾经是罗子国源远流长两千年故事一串串乡风代代传”龙塘大屋文创设计:简邑文化传媒 图文:杏仁露往期推荐■汨罗这条县道大修完工了!“高颜值”赢得群众纷纷点赞■签约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7.4亿!汨罗即将起飞!■扩散!G汨罗江大桥加固改造!请过往车辆绕行…商务合作:- 好看的你,点个“好看”呗!白癜风医疗机构白癜风怎么引起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44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