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端午节将至,多少游子开始怀念家乡的粽香!你记忆中的端午是什么味道呢?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所以粽子的种类也比较多。

北京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大多是糯米粽,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黏韧而清香。

小时候吃粽子最喜欢蘸着白砂糖,糯米和白糖混合的口感一直缠绵不断。

广东派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咸蛋黄、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莲子,是传统裹蒸粽做法,丰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满足。

家乡的味道难以改变,即使年轻时就到北方工作,几十年来吃粽子一定只选咸味粽。

四川派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四川粽子兼容并包,各种口味的粽子都不会拒绝。

苏州派

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

想起软糯的豆沙粽就会想家。

嘉兴派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嘉兴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许多海内外朋友皆因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方知浙江嘉兴的地名。嘉兴大粽子料太足,一个吃不了就饱了。

海南派

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尤其芭蕉叶的色泽和清香是北方粽子难以企及的美丽。

山东派

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份最大,资格最老的,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食用时,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红枣代表家乡的味道。

汨罗派

湖南汨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国际龙舟节期间,共推出传统和新开发的粽子数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全国人民眼中,汨罗地区粽子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扔的。哈哈,但事实并非如此。

闽南派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与众不同的吃法,总会让外地人民很好奇。

西安派

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述当时唐长安城里“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即在凉糯米粽子上淋上蜂蜜,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粽子凉吃才正宗,慢慢品味那香甜。

台湾派

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成了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新竹的“成家肉粽”、彰化的“肉粽”和台南的“再发号肉粽”都很有名气。著名歌星邓丽君以一首台语“烧肉粽”的歌曲而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台湾粽子在台湾饮食文化的地位。在台湾能吃到全国各地的粽子,哪种吃法都不觉奇怪。

舶来派

新来的想要在如此众多的传统粽子中争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某咖啡馆的舶来派粽子——星冰粽,里层是Q滑爽口的冰皮包裹着缤纷的馅料,冰凉爽口、小巧玲珑。可是,如果没有真正的糯米香,怎能吃到粽子的那份文化感和存在感?

本文已获北京娱乐信报转载授权。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