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端午节,美味粽子吃起来!不过允许小趣弱弱的问一句,吃这么多年的粽子,你知道粽子都有哪些种类吗?怎么吃才更健康呢? 粽子的种类 按区域分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风俗的粽子,有很多地区都保持着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粽子做法及工艺。至今都保持很高知名度的主要包括以下地区。 北京派 北京粽子最主要的特点是个头较大,一般是斜四角形。多数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整体口味略偏甜。 嘉兴派 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留意过的朋友都会发现在商场或高速服务店都有五芳斋的影子。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的莫过于肉粽、红豆粽。选用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 汨罗派 传说汨罗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品种丰富、以制作独特而闻名中外。之前的国际龙舟节期间曾推出数十种新品粽子,一般选用真空塑料包装和罐头包装,是旅游者最喜欢带的特产之一。 广东派 广东可不止有靓汤哦,粽子也颇受欢迎;广东的粽子个头较小,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咸蛋黄、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莲子,还是坚持传统的裹蒸粽做法,口感地道醇香。 四川派 四川人喜欢吃辣,粽子的口味也是偏辣。四川的辣粽,工艺复杂精细,口味滋滑爽口,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学着做起来。 闽南派 厦门你只知道是个旅游城市吗?那么恭喜你今天你又长姿势了。厦门、泉州等地的烧肉粽、碱粽皆同样驰名海内外。选择上等糯米、猪肉选择三层块头,虾米、香菇、蒜泥等多样佐料,既不会过甜也不会很腻。 按馅料分 肉粽 肉粽在粽子历史上可谓是祖师级地位,很多人都喜欢吃。以猪肉为主料,选取上等前腿肉,加上糯米的包裹,蒸出来肥而不腻。 蛋黄粽 选取咸蛋黄、加点五花肉,放上蚝油、五香粉等,吃起来咸味恰到好处。目前,蛋黄粽在粽子种类中也是深受喜爱。 蜜枣粽 将蜜枣洗净,用糯米压实将其包裹其中,经过2—3个小时的烹饪蜜枣的甜味渗入到糯米中,口感甘甜而且养生,对于喜欢吃甜的小伙伴是个不错的选择。 豆沙粽 以豆沙为主料,一般还会搭配点葡萄干、把糯米浸泡3-4个小时,把葡萄干和糯米拌匀,在包上豆沙料,不仅养生味道也别有风味。 碱水粽 咸肉碱水粽子的做法是在粽子中属于非常经典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五花肉、眉豆、花生米和食用碱等;在糯米上撒上适量碱,可使糯米在蒸的时候更爽口。 白粽 也有一部分小伙们不喜欢放很多料,就喜欢纯纯的口感。白粽只需在糯米上放点白糖,拌匀让白糖被糯米充分吸收,蒸出来后口感纯正滑腻。 粽子的吃法 1、粽子+豆浆 单吃粽子容易腻,再搭配一杯醇香的豆浆,不仅保证营养而且口感极好。 2、粽子+果蔬 在吃粽子时搭配果蔬,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有效促进消化,解决糯米不易消化问题。 3、粽子+纯牛奶 白粽口味比较清淡,这时配一个纯牛奶或者是炼奶效果更好:把粽子切成块,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吃粽子时注意事项 1、不宜吃多,坚持适度原则 糯米在很有营养的同时也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腹胀,特别是肠胃不是太好的小伙伴更要注意,切不可一日吃太多。 2、不宜食用冷粽 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所以一般都会把粽子放冰箱,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胃不好的人刺激很大,所以最好是蒸热以后食用。 3、空腹不宜吃粽子 若是空腹吃粽子,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酸分泌,有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加重或复发。 面对种类繁多的美味粽子,当然可以都去尝尝啦,这也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伟大继承!不过允许小趣多唠叨一句,为了自己的肠胃健康,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要太放“粽”哦! 点一下看过瘾 想要健康宝宝?男人也要好好备孕! 洗了这么多年的冷水澡,原来都错了…… 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 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枕头?看完这篇你就懂 手足口病不可怕,聪明的爸妈都用它! 图片及部分文字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学习,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就医全流程,趣医全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