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这个‘云平台’真稀罕!把我家的蜂蜜卖到了北京,价格比卖乡亲还高出10块钱一斤哩。真的搭帮商务粮食局的帮扶。”11月20日,三江镇八景村村民杨远波感激地说。

杨远波是八景大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岁高龄,妻子患有慢性肾病,因为要照顾家庭,杨远波没能出远门打工,在山里种地养蜂为生,而这蜂蜜收入承载着这个家的希望。

杨远波口中所说的“云平台”,是汨罗市商务粮食局重点支持开展电商扶贫的一家平台企业,致力于帮助贫困家庭网上销售自家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为贫困户增加额外收入,助其脱贫。

贫困户酿蜜

建制撤乡,八景村五村合一,大山山峦层叠,连绵起伏,弯弯曲曲近20公里的公路连接5个片区,村民靠山吃山,收入甚微,全村贫困人口将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

年后,八景被省政府列为重要饮用水源地,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对当地养殖、旅游、工业项目等做了明文限制,因此更加制约了群众发家致富的门路。目前,全村还有贫困户84户、人。

年初,根据市里统一安排,商务粮食局驻村扶贫,通过深入走访、摸底,制定了养蜂产业帮扶政策。今年6月,八景村大同片18户贫困户领到了商务粮食局送去的54箱蜜蜂。村民们带着蜂箱寻找蜜源、开启了酿蜜之旅,将蜂箱搁在成片的山桂花林中。进入11月,是产蜜季节,平均每户收获80多斤蜜糖。

山货借“网”进城

对于居住在山里的人,“云平台”“淘宝”这些新鲜词有点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但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早就做足了功课,为贫困户想好了销售途径。一边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注册品牌;一边将“山货”集中起来,统一包装,定量标价。

扶贫干部张辉(右)走访贫困户

商务粮食局干部张辉是市派驻八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最近,他和队员们深入贫困户家,登记农产品的数量、养殖情况,统一调配和把关。这段时间可把他忙坏了,“平台上线一个星期来,我们村蜂蜜卖得可好了,线上销售笔,多斤,订单遍布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把村民的农产品收上来上线出售,反响出乎意料的好,张辉笑得合不拢嘴。

尝到网络销售甜头的不止杨远波一个。50岁的吴苍松,是养蜂的老“里手”,10多年前开始养蜂,不过一直卖给乡里乡亲的小买卖,今年,扶贫干部告诉他,只要蜂蜜品质保证,走线上渠道,销售不成问题,吴苍松果断扩大规模,发展蜂箱到来个。今年,他预计收入要增加3万多元。

互联网+脱贫

18日,八景村村级服务中心,杨远波接受了一场农产品上线知识培训,电商企业和扶贫工作队员手把手教贫困户上线产品、使用APP查看订单,与他同来的还有来自三江镇近户贫困户和农户,他们是当地首批接受电商培训的贫困户,将成为靠网增收的“带头人”。

“一直以为电商很高深,离我们贫困户很遥远,没想我也可以当老板。”杨远波说,虽然自己精力有限,无法大规模种养,但邻居们还有土鸡蛋、皮粉、灵芝、干笋、鱼干等为人所熟知的特色农产品,品质都非常不错。“通过政府包装宣传,这些特色农产品在网上肯定会大受欢迎。”杨远波充满信心。

张辉介绍,自从八景村引进“电商扶贫”模式以来,村民们不仅将蜂蜜拿到云平台便民服务站,还准备将土鸡蛋、腊肉和干笋等送上云平台、淘宝、邮乐购等销售。截至目前,三江镇参与贫困户和农户达户,共帮助贫困户卖出农产品80多万元。

“互联网+脱贫”,既为贫困群众产销省却中间环节,又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户产品销售信息不畅,拓宽了销售渠道,让贫困户受益,实现了贫困户生产,电商来销售的良性发展。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整合网络平台,继续加大电商覆盖面,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建立稳定的扶贫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来源:微汨罗

了解三江,关爱家乡从大三江生活圈开始。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则删。

--三江最具人气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w/10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