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迹: 郑建雄出身于贫寒之家。小小年纪就辍学帮父母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生活的艰辛催生少年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爱情,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家庭的面貌。 郑建雄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他怀抱理想走出乡村,用憨厚和质朴,艰辛和执着,励志和诚信闯荡新的生活。从农民工成长为企业包工头,从企业包工头成长为企业家。人生如逆旅,再苦不言弃。 郑建雄在异乡漂泊,但他倦恋着家乡的泥土,铭记着家乡那位伟大诗人在汨罗江边的吟唱“上下而求索”“哀民生之多艰”,感恩于纯朴的乡亲,将百姓的疾苦牵挂在心头。 郑建雄被乡亲们推选为市政协委员,他深入基层,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用提案方式反映出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他看到家乡的山塘淤塞,电排废弃,无人管理,于是认真撰写了“关于加强水利改造”“让每一口山塘成为一道风景”的提案,使全市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 他看到纵贯汨罗南北的S省道路窄弯多,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提出了“关于S线加修人行道、红绿灯、转盘”的提案。不久,国家交通部将S省道升级为G国道,将原道路加宽一倍,变为双向4车道。所有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他看到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便联络另一名政协委员彭新亮提出:“关于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于是汨罗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整合和优化城乡公共交通资源,促进了城乡公共交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为落实汨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愿景规划,他在汨罗市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支持汨商回乡创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案。 8年,汨罗市“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投资项目签约暨迎春茶话会召开。60余名寓外乡友齐聚一堂,签订了涉及铜箔生产、建筑垃圾资源处理、再生塑料产业园、工业机器人生产、竹炭深加工、生物制品、物流、生态产业园等16个项目,意向投资90.46亿。 9年1月,汨罗市又召开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投资项目签约会,17位乡友及投资商现场签订18份投资意向,总投资.8亿元,涵盖印刷设备生产、再生铜精深加工、商贸物流、酒店开发、文旅康养、机械生产等项目18个。 年1月,寓外乡友分别与市政府,循环经济产业园、飞地产业园签订10份投资意向书,总投资20.6亿元。 汨罗市委、市政府为落实这一建议案,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这一建议案也被汨罗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郑建雄把人大代表作为一种崇高的名誉,平时密切联系身边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牵挂在心头。 郑建雄是农民弟兄的代表,是乡亲们的代表,是务工创业者的代表,是基层人民群众的代表,从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一个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的精神风采。 郑建雄是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人。目前他是上海宝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汨罗市工商联副会长,同时也是汨罗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汨罗市屈子祠镇是因境内的屈子祠而得名。屈子祠,又名屈原庙,现辟为屈原纪念馆,位于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是祭祀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神位之祠庙。屈原庙始建于汉代,后多次迁徙,清乾隆二十一年(年)将它迁建至玉笥山上。占地7.8亩,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屈子祠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曾设为湘阴县7区楚塘乡,年撤区并乡为湘阴县汨水乡,年与范家园乡合并为湘阴县屈原人民公社,年规模缩小为湘阴县楚塘人民公社。湘阴与汨罗分县以后,年改为汨罗县楚塘乡,后更名为汨罗市屈子祠镇。7年汨罗市乡镇合并,原屈子祠镇、范家园镇和范家园茶场合并为新的“屈子祠镇”。原屈子祠镇的枫树村、朱山村、农科村和金沟村合并为“新义村”。郑建雄出生在原汨罗县楚塘人民公社枫树大队一个贫困的农民之家。这里属洞庭湖平原向丘冈的过渡地带,丘冈起伏,田连阡陌。老屋坐西朝东,新修的汨罗市至屈子祠的旅游公路及京珠高速复线的连接线,从屋前不远处经过。老屋的北面是大片农田,一条小溪带着潺潺的流水从农田中蜿蜒流过,汇入奔腾的汨罗江。老屋的南面是丘冈,树木葱茏。这里一派典型的江南乡村风貌。郑建雄的祖上在当地是比较富裕的人家。祖父郑南溪,是当地有名的“八字先生”。封建时代科技不发达,低层民众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祈求神灵护佑,一些村民往往到附近的庙宇求神,或找阴阳先生“看相”和算“八字”来占卜前途命运。郑南溪的父辈在清朝做过官,也研读过周易,为地方绅士。无奈到了郑南溪这一代,家道中落,只能靠父辈传下的一些风水命理,八卦阴阳知识,帮人看风水,算八字来维持生活。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是国民党政府统治,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国内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期,连年战火,民不聊生。郑氏家业更加凋零,家境困迫。郑建雄的父亲郑湘文,年生,民国时,在当地的屈子祠读过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上过两年初中,在当地算是有点文化的人。他头脑聪明,能写会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担任过人民公社的粮油员、生产队会计、大队会计。改革开放后,他还担任过汨罗市楚塘乡政府基建队会计等职务。郑湘文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向孩子们宣讲郑氏家风,教育孩子们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危害别人的事。常常用一句口头禅告诉孩子们“夜夜做贼不富,堂堂正正做人”。有一次,还只有9岁的郑建雄看到村中的道路被水冲了个缺口,行人不便通行,就赶紧搬来了许多石块填塞,使行人方便行走。父亲知道后,召集全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在全家人的面前表扬了他,这给郑建雄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父母的言传身教,儿女们能耳闻目染,友善邻里,乐于助人的家风自然形成。郑湘文于9年去世。郑建雄的母亲谢香知,年出生,屈原农场5分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她是生产队的劳动能手,各项农活都干得十分出色,出集体工总是积极带头,抢重活、累活、脏活干,任劳任怨,曾多次被评为生产队劳动标兵,大队劳动模范。郑湘文和谢香知夫妇,一共生育了6个儿女,前面4个都是女儿,到第五个,才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郑建雄,后来又接着生了郑建雄的弟弟郑沅水。这八口之家,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化时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生产队的贫困户。郑家姐妹兄弟们从小就学会了做各种农活,如放牛、插田、薅禾、积肥、除草等,在父母的带领下出集体工。当时的生产队田少人多,人平不到0.6亩水田,人均口粮每年不到斤,每天做10分工的单价折算后为0.3元,最低的年份只有0.24元。生活十分艰苦,常年吃红薯蔬菜拌饭。郑建雄回忆说:“那时父母给家人定了一个规矩,只有当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生日时,全家人才能聚在一起吃一顿白米饭”。郑建雄的弟弟郑沅水,年出生,从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年,在汨罗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4年后留学美国,先后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攻读核工程博士和安德森肿瘤中心攻读博士后学位,毕业后就职于美国。年,郑沅水响应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回国服务的号召,回到国内发展,目前在广东省广州市某制药厂任医学研究员。郑建雄于年出生,7岁时在楚塘乡枫树小学读书。成绩也很优秀,而且组织能力强,担任班长。小学毕业时成绩曾获班级第一名。年升入屈子祠中学读初中。年以后,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郑建雄家里八口人,分得4亩多水田,3亩多旱土。水田每年都要种双季稻,早晚两熟,双抢季节十分辛苦繁忙,还要在旱地上种红薯、玉米、高梁和各种蔬菜,单靠父母为主的劳动力,完成不了这些农活。加之郑建雄有一个姐姐双目失明,郑建雄作为家中的大儿子,只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种田作土,让小弟弟郑沅水继续读书深造。郑建雄辍学回家后,那年还不满14周岁,年纪虽小,但他很懂事,主动帮父母来撑持这个家。父亲先教他学犁耙功夫,干各种农活,他也如初生的牛犊,不怕苦,不怕累,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农村的作田能手。由于全家的田土,有父子俩的精耕细作,每年都获得好的收成,一年后,就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年,郑建雄15岁,农忙时肯定是和父母亲干农活,农闲时他还是可抽出时间来,做点别的事,于是他父母安排他拜师学艺。当年农村女孩子嫁人,都要找有手艺的,所以男孩子长到10多岁之后,父母一般都会安排去学门手艺,以防将来找不到媳妇。郑建雄学的手艺是做农村人休憩时坐的木椅子,又叫“火椅子”。这种木椅子一般是用生长期3-5年,糅韧性较好的小松树做的,技术难度不大,加之郑建雄人也聪明,他只学了一年就出师了。出师后,他每年3-9月,在家帮助父母耕田种土,每年10月秋收后至第二年2月,就外出做手艺。他曾在湖北监利、洪湖、嘉鱼、赤壁等地做椅子,有时做上门手艺,有时做包工。一做就是半年。做包工时,他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干活到晚上11点,可以做6把椅子。11点收工后,他还要练练武术。做包工的收入比做上门手艺的收入要高些。年以后,我国农村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有些农民还可外出打工,赚到钱后,一般都会回家盖房子,农村盖房的村民多了起来,需要砌匠。郑建雄又开始学砌匠。他只学了3个月就出师了。他单独在基建队,或跟着基建包头去做事。农村的青年人结婚也很早,一般刚到法定年龄就会去登记结婚。这同样是郑建雄老家的习俗。年,郑建雄还只有19岁,父母就拜托媒人给他介绍恋爱对象,他的恋人张秋粮也是范家园乡范家村人。两家相隔不远,聊起来知根知底。年轻人恋爱后,恨不得天天相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郑建雄收工后,吃了晚饭,就到范家村去找张秋粮,两人花前月下,憧憬美好的未来,两年后水到渠成,年俩人结为连理。年,郑建雄夫妇有了女儿,取名郑佳,佳为“美好”之意,寓意家庭美好。5年后的年,他们又有了儿子,取名郑道,道为“道理”之意,寓意长大后干什么都要讲道理。夫妻俩有儿有女,在当地农村,可算是完美幸福之家。自从郑建雄结婚有了女儿以后,父母就与他们分了家,让他们独立生活,共同去营造自己的幸福家庭。郑建雄是个吃苦耐劳,忠厚善良的人。分家后,他千方百计做手艺赚钱。当年岳阳市临湘县大山里有一个林场,因为松树林太密,每年都要伐掉一些小松树,以免影响大树成材。伐出来的小松树只要0.2-0.3元一根,是做椅子的最好材料。郑建雄不辞辛劳,每次伐树时都从那儿买几车回家,加工成木椅,每把椅子可赚3元。爱人张秋粮很勤快,每次都给他当助手,刨树皮等粗活也争着干,两夫妻起早贪黑,平均一天可做10把椅子,而一般的手艺人,每天只能做6把。他们将赚来的钱存起来,日积月累,家境也逐步好起来。到了年,郑建雄的家中已积攒了3万余元钱,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将旧屋改建成新房。农村的老房子都是土砖、烟瓦,住了几十年后,风吹雨打,冰冻霜凌,青瓦开拆,往往漏雨。他们拆除老屋,在原基上建成两层的红砖房,包括杂屋约平方米。他们安排一间正房给父母住,其余房子一家4口住下来,很宽敞的。为了解决饮用水的问题,夫妻俩请掏井工人挖了一口8米多深的水井,井中挖出的泥土,全都由郑建雄和妻子吊上来的,虽然辛苦,但也节约了一笔开支。房子建成后,郑建雄还欠了1.2万元的债。夫妇俩省吃俭用,到年底将猪出栏,将耕牛卖掉,一年后总算把债务还清了。年,郑建雄决定外出打工赚钱。他同本村的几位泥工一起到了长沙,当年长沙市政府宿舍楼装修,正需要贴磁砖的泥工师傅,贴磁砖是一门技术活,一般的泥工都怕接了这个活。而郑建雄心灵手巧,相信自己能干得好,他反复琢磨后,主动找到公司老总,说愿意将贴磁砖的活承包一部分,并且承诺,一是保证质量,二是工价优惠。老总问他多少钱一平方米,他当时心中也没数,便对老总说,别人多少钱一平米,他就多少钱一平米。结果其他装修队要每平方米14元的工价才发得出工资。郑建雄做完后核算了一下成本,每平方米10元就可以做下来。最后总公司按每平方米14元的单价结算,郑建雄第一次承包工程就赚了几千元钱。年,郑建雄又在长沙荣湾镇接到第二项工程,即湖南省工商局住宿大楼装修,有多平方米,这次他有了一定的经验。合同签订后,他从家乡带来40多个工匠和农民工,狠抓工程质量,用了3个多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年,湖南省工商局又扩建宿舍楼。扩建主体工程多平方米。郑建雄拿到招标合同后,只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工程任务,这一工程还被评为湖南省优良工程。年,长沙市杨家山芙蓉楼小区宿舍,又有平方米装修工程由他中标,他严把质量关,结果这一工程再次被评为省优工程。接下来,郑建雄将自己的队伍,组建成专门的装修工程公司,他高薪聘请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人才,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使之成为长沙建筑装饰行业的一支劲旅,工程竞标时一次又一次中标。年,公司承包了长沙市河西观沙岭1万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装修工程。年,公司承包了长沙市观沙岭第二纺织厂3栋商品房的装修工程。年,公司承包了长沙榔梨镇1万多平方商品房的建设和装修工程。郑建雄承包的建筑工地,员工最多时达到多人。他从家乡带出去的人,由10多人到40多人,最后发展到多人,包括泥工、木工、钢筋工、油漆工等各方面的人才,从装修房屋到建筑高楼大厦,队伍越来越大,楼房越建越高,工程越做越多。家乡这些农民跟着他外出打工,从而也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按照郑建雄当时出来打工的想法,赚了点钱以后,自己再租个门面开个店铺,买台小车,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就觉得是挺幸福的了。没想到自己出来打工还能当上老板,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作为公司的老板,郑建雄需要经常外出联系业务,于是他买了一台小车,在他学习考驾驶证时,医院退休的62岁的石教授,也正在学开车。老人对他说,学会开车后,他准备去办个药棉厂,再好好地干他10多年。郑建雄想到花甲之年的老人还雄心勃勃,自己这么年轻,不应该止步不前,也应该向老人学习,继续做好自己的企业。年,郑建雄发现我国的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自己的汨罗老乡许多都在做物流生意,特别是在家具物流这一块做得很成功,于是他和另一位老板付太君跑到山东德州、沧州、衡水、河南开封等地考察了一番,最后选定在河南开封发展。他组织了一批人的队伍,从年起,开进河南,准备在那儿大显身手。结果开张半年后,生意并没有做起来,但他是一个坚持、执着的人,毫不灰心。他咬紧牙关坚持做下去,尝遍了酸甜苦辣,到了年,他的物流已开发了从广州至河南,从成都至河南,从郑州至开封的3条专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当郑建雄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后,2年,汨罗老家正在各乡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于是他带着资金返回家乡,在范家园镇投资万元,建起了一座6层高的商居两用大楼,他留下第六层自己和家人居住,其余各层都投入商用,因考虑到当时的范家园镇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宾馆和茶楼,他便将1-5层开设宾馆和茶楼,取名为“佳美宾馆”和“佳美茶楼”,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申请了营业执照,并安排当地收入较低的10个乡亲就业。佳美宾馆开业不久,郑建雄的朋友湛月明邀他去家里作客,两人在聊到如何做生意时,湛月明介绍说,汨罗桃林寺镇的柳芝明、李伟雄、吴玉平等汨罗老乡,在上海做钢材生意已经风生水起,效益十分看好。他劝郑建雄也去上海发展。郑建雄于是将物流货运交由在河南一同做物流生意的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和侄儿打理,自己决定去上海发展。3年底,郑建雄与朋友彭新亮、雷灿云、徐德军等人来到上海考察,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后,郑建雄、彭新亮、雷灿云三个人决定合伙成立了“上海湘昊实业有限公司”,也做钢材生意。因三个股东以前都没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没做多久,便出现了亏损,再加之股东彭新亮腰槌损伤的原因,提出退出公司,最后3股东商定,由雷灿云担任法人代表,交给他一人管理。郑建雄决定单独干,自己又于4年注册成立了“上海宝郑实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郑建雄自己成立公司后,同样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营销方面没有经验,找不到客户,生意谈好了,有时也签不了合同,合同即使签好了,个别客户又欠账,不按合同付款,别人做钢材生意都赚了钱,而郑健雄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但他善于吸取教训,百折不挠地坚持。他从钢材生意的门外汉,慢慢地学习钢材产品的型号,品种,特点等各方面的知识,一个人跑遍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钢材市场,调研和走访数万名客户,用坚毅、执着和真诚来感动客户。通过3年多的努力,上海宝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客户年年增加,产值逐年上升,效益从每年的10多万元,扩展达到了数千万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郑建雄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多年,历尽艰辛,也逐步改变了家庭的面貌,同时,他将村子里的乡亲一批又一批地带出去谋生和创业,也帮助了不少村民脱贫致富。每年春节,在外打工,经商,办企业的老乡,回家后都要走亲访友,拜访左邻右舍,互致新春问候,畅谈和交流一年的收获及心得体会。赚了钱的都会在家乡建房子,买电器,购小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那些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在家耕田种土的村民只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或隐藏着心中的郁闷与迷茫。郑建雄每次与他们交谈或交流时,留守村民和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弱势乡亲,往往都要向他诉说一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中的郁闷和牢骚,如大集体时,稻田灌溉有水,于今塘坝年久失修,村中田园荒芜,道路又窄又破,也无人修理,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某些乡村领导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不作为,有的乱作为,还有的甚至克扣村民的政策补贴款,以强凌弱,有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成风,比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这些问题和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乡村的发展。郑建雄向来就是一个热心人,乡亲们有什么难题和知心话都愿意与他倾诉。他也很乐意帮助乡亲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他发现的一些制约和影响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能及时向上级反映,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且,他自己也带头移风易俗,如村中的红白喜事,讲排场,比客气的越来越多,而他就带头抵制这种不良风俗。他父亲八十大寿,乡亲们都劝他大操大办,而他是个孝子,父爱如山,对父亲十分孝敬,但他不想讲排场,不愿比阔气,于是他便与兄弟姐妹商量,不收一分钱的贺礼,邀请乡亲们来聚一次餐,回报乡亲们的热情,渐渐地,村中一些人也仿效他的做法,办红白喜事不铺张,有的不收礼,有的不唱戏,小事不办,大事从简。他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成了乡亲们的代言人。年,郑建雄被推选为汨罗市政协委员。郑建雄他认为这是人民群众给他极大的荣誉、鼓励和鞭策,他认真学习政协章程,充分了解作为政协委员所要履行的职责,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用提案方式反映出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解决。0年,洞庭湖区秋旱比较严重。楚塘和范家园丘冈地区干旱更为突出,山塘蓄水不足,电排机埠破烂不堪,无法提灌。许多农民望着禾稻干枯,却没有办法。郑建雄回家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周边邻里乡亲知道他是市政协委员,希望他能代言,向上级政府反映。郑建雄进行实地调查,看到山塘淤塞,电排废弃,无人管理。于是他认真撰写了“关于加强水利改造”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写道:“目前农村的水利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水库塘坝蓄水不足,灌渠放水受阻,很多电排因年久失修,基本瘫痪,有的甚至被毁,致使很多农田在大旱之年无水灌溉,有的农田颗粒无收。为此特请求政府对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旱涝保收农田。”汨罗市水利局对此提案十分重视,以汨水提(0)01号文件,给予认真答复。文件说:前几年国家的水利建设重点是大江大河的治理,对于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相对较弱。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三农”问题的调查与深入研究,中央逐年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正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科学规划,讲求实效。2、积极申报项目,全面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年我们争取到“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县”资金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后扶等资金,在古培、黄柏、李家塅等8个乡镇,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坚持水源、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进行渠道标准化建设、山塘机埠改造。后续将按省、市批准的相关建设计划,逐年逐批实施。3、以推广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要載体,抓好“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点多面广,投资需求巨大,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投资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因各级财政财力有限,目前仍以受益农户自筹为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凡是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要实行“一事一议”,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凡是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要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投”等措施,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郑建雄收到答复后很满意,他与村组负责同志商量,这年冬天,就在村里掀起了水利改造的高潮,解决了本村多年来未解决好的水利维修和建设问题。1年,郑建雄又在全市政协全会上提出了“关于商业市场规划、整顿的意见”的提案。建议汨罗市政府将市区内有碍交通的建材、家具、五金等市场,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划,统一安排在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郊区,分门别类地按二、三级城市规模要求设计建设,分别搞一个建材市场、家具市场、五金市场。这是他在河南开封搞物流时,吸取外地的经验提出的,为家乡建设提供一点参考意见。汨罗市委和市政府对这一提案高度重视,8年,通过招商引资,在汨罗西北边的茶园小区征地多亩,兴建了数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S省道是纵贯汨罗市南北的交通大通道。自修建以来,给汨罗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给汨罗江北地区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道路路窄弯多,机动车流量大,沿途群众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郑建雄老家离S省道不远,时常见到交通事故的发生,沿线乡亲都要他向上反映意见。3年,他又在上交市政协的提案中,提出“关于S线加修人行道、红绿灯、转盘”的提案。该提案引起汨罗市公路局、汨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高度重视。他们共同商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合理安排警力,成立交警范家园中队,正式干警4人,协管6人,全力投入S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2、开展交通安全宣传。3、抓好安全设施建设。分别在范家园路口、桃林十字路口、桃白线十字路口采取疏堵分流、排除事故隐患的具体措施。相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路面改造,桃林和范家园路口进行了三角带分流拓宽,桃白线十字路口三角区进行了硬化,路肩进行了拓宽,明显缓解了交通压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道路交通标志牌共90块,其中十字交叉路口标志20块,T型交叉路口标志16块,减速让行标志、限速标志7块,事故易发路段提示标志8块,全线81个路口安装减速带米。至于提出的车道太少,没有人行道的问题和提出的司机开车速度较快的问题。意见非常中肯,目前采取固定卡口测速和移动测速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机动车超速的整治,有效遏制了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件提案还引起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部领导的重视,不久,国家交通部将S省道升级为G国道,将原道路加宽一倍,变为双向4车道。所有问题最终得到解决。4年,郑建雄和政协委员彭新亮提出:“关于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他们在提案中指出: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整合和优化城乡公共交通资源,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规范城乡客运市场的管理,提高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方便城乡交通、促进城乡交融,营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城乡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郑建雄他们在提案中还提出4点建议:1、重视城乡公交一体化。2、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3、优化公交线路。4、加强停靠站场建设。汨罗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十分重视,采取积极措施。8年,汨罗全市城市、及各乡镇的公交车全部开通,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最好的社会交通福利。郑建雄连续当选为汨罗市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他所提的提案,站得高,看得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所提出的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并提出了措施和解决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一个为民务实的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政治本色。他提案的内容全都得到了汨罗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圆满解决。郑建雄担任汨罗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届满后,由于他出色的履职表现,6年,他又被选为汨罗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深深地感谢领导和乡亲们对他的信任,他也从此有了心中宏大的愿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了代表,就要全意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在外拼搏的游子,郑建雄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日新月异的神洲大地,生机勃勃的城市乡村,令他无比兴奋和自豪。但是汨罗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家乡的建设速度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于是,他立足于汨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的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实事求是地提出针对性强、见解深刻、紧贴民生、事关全局的建议,为人民履职,为百姓排忧。6年底,在汨罗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上,郑建雄提出了“关于支持汨商回乡创业发展的意见。”的提案和建议。他在建议中写道:为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汨商回乡创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提高在外商友回故乡、建家乡的热情,积极引导汨商回乡发展总部经济,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住宅产业化等6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有色、钢铁、石化、建材、汽车、食品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究设计、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6大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到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汨商产业集群。为了落实好这一建议,郑建雄又提出了5点措施:1、密切汨商联系。2、完善商会网络。3、强化项目引导,择优引进企业。4、建设创业园区,保障项目用地。5、优化发展环境,维护合法权益。汨罗市贸易促进会认真研究讨论后,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根据领导指示,用文件形式给郑建雄答复。文件中提到:根据您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支持商友回乡创业领导小组,制定了《汨罗市支持乡友回乡创业实施意见》,同时,就项目引进、优惠政策、园区发展等方面出台了《汨罗市支持工业企业十条措施》《加快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汨罗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引进我市寓外乡友投资创业提供了保障。汨罗市国土资源局在答复文件中提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之际,向省厅申请弹性区规划计划土地1亩,以支持产业园链上孵化产业用地。对汨商回乡发展需要的用地,我们的宗旨是“应保尽保、全力以赴、优先报批、做好服务”。汨罗市委、市政府为落实这一建议案,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8年2月,汨罗市“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投资项目签约暨迎春茶话会召开。60余名寓外乡友齐聚一堂,会上签订了涉及铜箔生产、建筑垃圾资源处理、再生塑料产业园、工业机器人生产、竹炭深加工、生物制品、物流、生态产业园等16个项目,总意向投资90.46亿。9年1月,汨罗市又召开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投资项目签约会,17位乡友或携投资商现场签订18份投资意向书,项目意向总投资.8亿元,涵盖印刷设备生产、再生铜精深加工、商贸物流、酒店开发、文旅康养、机械生产等项目18个。年1月,寓外乡友分别与市政府,循环经济产业园、飞地产业园签订10份投资意向书,项目意向总投资20.6亿元。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落实这个建议以后,有桃林寺镇的李伟雄、吴伟平,罗江镇的黄平、康俊等一大批寓外乡友老板回到家乡,在汨罗各个领域里进行投资建设。长乐古镇文化故事街,汨罗市城区的金江学府、欢乐水岸、正则名郡,汨罗市晟鉴建材、天颐健养老等项目,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成效。郑建雄的这一建议案也被汨罗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7年底,郑建雄在汨罗市人大第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开通停靠汨罗东站直达上海的高铁”建议案。因为汨罗在上海打工和做生意的乡亲及其亲友有数万人,他们常常要返乡办事或接待亲朋好友来汨罗旅游参访,郑建雄希望开通“汨罗-上海”的高铁,方便这些人群,带动汨罗交通及旅游经济的发展。提案上交后,汨罗市及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和旅游部门高度重视与支持,8年开通了“汨罗-上海”的高铁。9年,郑建雄在汨罗市人大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又提出了“让每一口山塘成为一道风景”的建议案。他介绍了当前农村形势,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他写道:“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量的农村山塘被规划建设成了清水塘,把美丽的新农村建设得更加完美,我们能看到冬修水利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小微山塘却不在整治范围之内。我希望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水利部门等各级领导们,下一步对全市小微山塘进行清理整治,全面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让每一口山塘都成为一道风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健康长寿,幸福安康,为美丽的汨罗添砖加瓦。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在答复文件中提出:您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也非常符合农村水利工程和管理实际。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开发是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乡村振新和打造秀美村庄的需要。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做好项目的立项规划。二是做好项目的管理。三是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四是处理好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定时期内仍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郑建雄这一建议案提出后,在汨罗市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汨罗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属幕阜山脉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为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数万口山塘、围堰及水库星罗棋布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8%,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藏于汨罗的灵山秀水之中。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交通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让每一口山塘都成为一道风景,这是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构想和愿景!因此,郑建雄的这一提案,引起了汨罗市和全国各地众多新闻媒体的高度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s/70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