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民间活动

龙船竞渡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凤舟

  凤舟竞渡与春节有舞龙也有舞凤一样,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的来源如上述,是源于远古的鸟舟、鷁舟。古代宫廷中有凤阿(如《天府广记》中记明代宫廷便有),民间有凤船竞渡。《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凤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年后香港又出现了风艇赛。这种风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女队员竞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比赛形式,合龙凤呈样之意。

  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顺德县志》载:“大良之龙凤船妙极华丽。”但今已不见了。湖南汨罗县的龙舟,前装龙头,后置凤尾,凤尾是用包有红纸的竹篾成扇形插于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称为龙凤船。龙凤船,似乎是龙船与鸟船相融合后留下的痕迹。

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粽子里的旧时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歌谣像淙淙流淌的清亮山泉,被记忆之门悄然打开,显露出温馨如昨。

趣味端午之“最”

1.最凉爽唯美的初夏

“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端午佳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迎夏。杜甫《端午日赐衣》写“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这天还要送夏衣,凉友招清风。

2.最浪漫的湘西龙舟

《边城》里的端午是个快乐的日子。这一天河岸边围了一群又一群的看客,等待着龙舟竞赛。燃着炮,举着鼓,一片吆喝助威,赛船过后,还有赶鸭子。安静的边城就这样热闹起来。

3.最富童趣的缠粽子

林海音在《我的童玩》描述的缠粽子是最有趣的。先用硬纸做粽子形,再用各色丝绒线缠下去,随心所欲配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再串上几颗珠子。同时还做香包,再加些香料,和工艺品一样精致。

4.有滋味的端午鸭蛋

《端午的鸭蛋》充满了“江苏味儿”,汪曾祺怀念高邮大麻鸭,每逢有人问起他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还描述了端午节其他习俗,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送符送扇”“端午要吃十二红”等。

5.最记忆情深的扇子

在《红楼梦》中,对于“端午赠扇”的习俗,小说中描写较多。第二十八回写贾元春“端午儿”前给亲人们“赏节礼”,给宝玉的便有扇子。对于粽子只是用黛玉的一句话“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6.最烈的一杯雄黄酒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白蛇传》的故事了。端午来临,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劝白娘子喝雄黄酒。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被吓死。

END

在你的家乡,

端午都有哪些习俗呢?

欢迎来留言噢!

祝你端午安康~

来源

搜索EUI日历

审核

李琪

排版

HRY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不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s/6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