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全权代表今井武夫飞赴芷江与国民党陆军司令何应钦的代表陆军参谋长肖毅洽谈投降事项。在今怀化芷江,今井武夫向肖毅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在洽谈投降备忘录收据上签了字。日本向中国投降的各项协议都是先在芷江谈判的,这就叫“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 NO.01雪峰山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NO.02芷江机场,抗战时期盟军第二大军用机场。 芷江机场始建于年1月,机坪占地0余亩,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重庆政府的前进机场,盟军东方第二大军用机场。年,“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高涨。在强烈的抗战声浪推动下,蒋介石临时动议,由南京迁都重庆。他认为芷江这个“西楚咽喉”对捍卫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即以国民党中央航空委员会的名义电令湖南省府扩建芷江机场。年12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征调芷江、麻阳、会同、黔阳、溆浦、沅陵、辰溪、凤凰等十一个县的民工1.9万余人修建机场。年10月机场竣工投入使用。 从年冬至年10月,先后有前苏联志愿空军中队,中国空军第2大队,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第68飞行联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第1大队(轰炸机队),第5大队(战斗机队)和中国空军第4大队等空军进驻芷江机场。尤其是年初至年8月,中美空军的大批鲨鱼式、野马式、黑寡妇式战斗机、侦察机、中程B-25型轰炸机、大型C-46式运输机聚集在芷江机场,最多时达三、四百架,担负着歼击敌机,断日补给线和空中增援等任务。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军事地位,发挥过重大作用。 NO.03抗战时期怀化成为当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抗战爆发后,由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向大西南撤退的国民党机关、学校、企业、调动的军队和难民多数取道湘黔、川公路经怀化西迁躲避战争,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脚此地。年6月19日长沙沦陷后,省内机关、厂矿、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纷内迁怀化境内的沅陵、辰溪、溆浦、黔阳、芷江等县,一时怀化境内人口猛增。辰溪县城由战前人猛增至10余万人。怀化成了战时的大后方,呈现一派战时的繁荣,成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芷江城驻军从芷江七里桥一直驻防竹坪铺的五里牌,军营绵延12华里。据统计,从年7月至年9月,驻芷各种军、警、特、宪机构多达个。城区由原来的不足万人增至10万人,而沅陵人口随着抗战期间大量人口迁入,到年,人口上升到39.75万人,比原来增加几倍。 随着战局的发展,大批中国及美国、苏联等同盟国军事力量陆续迁入怀化。年10月,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九总站由武汉迁芷江。年4月,汉阳兵工厂奉命迁入化境内的辰溪,改名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厂辰溪分厂。年,蒋介石兼任校长、徐廷瑶任教育长的“陆军机械化学校由广西柳州迁来黔阳寨头和洪江罗卜湾一带。随后,国民党湖南省政府迁沅陵,海军总司令部由湘阴迁辰溪;为增强对日军的打击力量,年5月,美军在溆浦修建了怀化地区的第二座军事机场,即桥江军用机场。这时的怀化真正成为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大本营。 NO.04陈纳德将军与飞虎队抗战。 说起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得到的国际力量的支持,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飞虎队了。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VolunteerGroup,简称AVG),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开战前夕成立、由高薪聘请的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雇佣兵性质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飞虎队和中国军民并肩战斗的故事不仅流传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还被完整地保留在位于芷江的飞虎队纪念馆里,该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 NO.05怀化芷江洽降,举世瞩目。 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根据《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全权代表今井武夫飞赴芷江与国民党陆军司令何应钦的代表陆军参谋长肖毅洽谈投降事项。在今怀化芷江,今井武夫向肖毅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在洽谈投降备忘录收据上签了字。日本向中国投降的各项协议都是先在芷江谈判的,这就是有名的“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始于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止于年4月日军调集兵力在怀化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到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七里桥举行举世瞩目的芷江洽降,中国军民的抗战历时八年之久,怀化终成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NO.06为什么选在怀化芷江洽降? 据年《时代精神》四、五、六期合刊署名时集锦的《芷江受降记》一文记载:芷江定为受降地点,具有双层意义。一、芷江为敌丧师折众进攻未逞之重镇,今春湘西会战,为我转胜起点,中国八载抗战卒告胜利;二、芷江为新生武力核心之一,广大机场银鹰相接,极为壮观。城郊新车奔驰,新装备之战士荷枪站立,一片朝气,人见此,必凛于中国势力,有所戒惧。这一分析,应该说是入木三分,切中肯綮。抗战后期中美唯一前进机场。芷江机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东方的第二大军用机场,是中美空军的秘密前进基地,由美国退役空军上尉陈纳德统率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不断驾机从这里起飞,给予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年4月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以后,中国空军先后放弃衡阳、桂林、柳州等机场,芷江机场成为中美战略空军唯一的前进机场,此时芷江机场的飞机数量增加到近架。为确保芷江机场安全,中美空军主动频频出击,近攻白螺机场、汨罗兵站、岳阳基地;远炸武汉、南京、九江、广东日军机场和军事要塞,甚至出击日本本土的工业城市和日本皇宫。数月时间,共击毁日机近架,炸毁船舰余艘、战车多辆、军用仓库两座。日军视芷江机场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为了占领芷江机场,突破湘西咽喉进入云贵,确保东南亚水陆交通畅通。日军于年4月发动旨在夺取芷江机场的湘西会战。蒋介石命令何应钦亲率两个集团军和驻芷中美空军共约20万兵力迎战,陆军总部也迁到芷江县城。战斗中,中美空军飞机总数增至多架,在空军和地面部队的联合夹击下,日军溃不成军,湘西会战以中国军队全胜告终。因此,选择芷江这一日军伤心地作为受降地,首先就给敌人以心理上的挫折感,使其诚惶诚恐。 新式部队集结芷江。在湘西会战时期,国民党已经用全套美式武器装备了约30个师的部队,其中由廖耀湘任军长的新六军,就是全美械装备的新生武装力量。该军在完成湘西会战之后,暂时就驻防在芷江,另外还有马恩恭率领的一支空降部队也驻扎在芷江。这些新式武装部队,枪械簇新、服装整洁、军容严整,国人见之,倍添胜利信心。日军见之,自然心生怯意,打消痴心妄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s/63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