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记者张为)深夜11时17分,大风呼啸不已,白塘镇磊石垸防汛指挥部院内响起连续3声尖利的紧急集合哨。3分钟后,20位民兵从各宿舍跑出迅速集结整队。15分钟后,他们出现在了磊石垸二沟堤段漏眼现场,挥锹如飞。 这是驻守磊石垸的汨罗市民兵应急连7月12日晚的情形,也是这支枕戈待旦的队伍的日常。据了解,自7月10日至7月19日,驻守磊石垸9天,民兵应急连共出动14次,其中包括4次紧急处险、10次堤防加固。 “磊石垸到现在没有发生任何重大险情,这支队伍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白塘镇党委书记李鲜艳诚恳地说。 紧集结,长驻守 7月8日晚,汨罗市民兵应急连首次集结出动双楚垸执行抢险任务 7月8日,是汨罗市民兵应急连第三批民兵的年度训练日期。但当天傍晚,受连续降雨影响,汨罗江水位急剧上升,超警戒水位0.5米,屈子祠镇双楚村草坪廖出现两处管涌险情。市人武部接到任务,民兵应急连需要立刻赶赴双楚垸处理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一支20人的抢险队伍首次集结起来,在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刘为,市人武部部长赵海英带队下,迅速赶赴管涌区执行抢险任务。 双楚垸之夜,民兵队员一字排开,与镇村抢险人员分工合作,填充砂石、转运砂包、筑围堰……5个小时挥汗如雨的奋战后,管涌险情顺利排除。 这支初初拉起的队伍初露峥嵘! “近期防汛形势严峻,各单位应急民兵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准备出动,并做好驻堤轮训准备。”1天后,民兵应急连再次收到了来自市防指的一道指令。根据指令,应急连必须立刻组织人的队伍随时待命,其中20人常驻防汛重垸磊石垸。 报名!王永林是汨罗市民兵应急连第二批训练民兵。收到指令,他第一时间联系人武部,主动要求参与驻守磊石垸。他也因此成为磊石垸首批驻守队伍中唯一一个“老人”。此外,还有李长征、李新国、虞双武等19位正参加训练的民兵“新人”率先报名上阵。 7月10日12时30分,首批派驻磊石垸民兵队员们如期到达驻守点。“洪水不退,队伍不撤!”他们庄重承诺。 处急险,固大堤 7月11日,湛天献等民兵在磊石垸处置管涌险情 7月11日下午5点多,站在汨罗市磊石垸2号管涌点旁,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的民兵湛天献长呼了一口气。刚结束近4个小时的紧张管涌抢险,汗珠顺着他的下巴滴滴坠落。 这天下午,磊石垸1号、2号管涌先后出现涌水浑浊现象,若不及时处置,管涌将会扩大,危及堤坝安全。 冲锋在前!20位民兵迅速集结,在市委副书记李冯波的带领下火速赶赴抢险现场,铲砂装袋,压浸导浸……大家配合默契、全力以赴,不到4个小时,接连有效处置了两处险情。 7月12日晚凌晨零点,民兵队员们在磊石垸二沟堤执行任务 “任务重,工作量大,部分人接近中暑状态。”在教官干仁星记录的《抗洪日志》里,记录着这么一句话。这支民兵队伍到达磊石垸后,第一次处置险情,就遭遇了一个“艰难的开头”。但没有人退缩。 “为应对汛情,我们平时加强了抗洪抢险训练。”带队的市人武部保障科科长郑忠国说。不过,谁都知道,抗洪抢险,乘风破浪,拼的,除了专业,还有意志。 在磊石垸江南堤电排的一处新建外排闸口,沿岸护坡是新培的红土,如置之不理,长时间的风浪冲刷将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及堤岸。 “谁下水?”“我!”李长征第一个举手。民兵们心里清楚,下水,面临的不但是劳累过度可能带来抽筋等危险,还有湖区最恐怖的血吸虫,一旦染病,终身难愈。但没有犹豫,李灿明、李新国、贺丽也接二连三下了水。 “我是退伍老兵,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不下水,哪个下水?!”处险后,李长征毫无惧意地去领取了预防血吸虫感染的药物,“非常时期,上了战场还怕死怕伤吗?” 7月16日,江南堤打响一场风浪预防战。民兵们身着救生衣、脚踩长筒靴,有序从堤上列队至水边,层层传递沉重的砂石袋。刚好入伏的日子,数袋砂石就能让汗水浸透全身。 7月16日,民兵在磊石垸江南堤打响风浪预防站 仅一天时间,一张三色彩条布伴着数百袋砂石在江南堤沿岸铺开,正是民兵们,于风浪间筑起了这道牢靠工事。 担重任,保家园 “防汛进入关键时期,请本期参训民兵近几天内保持在位,确保一小时内能集结出动!” 7月19日,时隔10天,整个汨罗市民兵应急连共人又接到第二道指令。这一次,他们被要求,一旦我市出现紧急重大险情,无论是否驻守磊石垸,都需要在一个小时内赶到武装部集结出发。 受强降水影响,长江年第2号洪水已经形成,洞庭湖水位将呈快速上涨趋势,整个岳阳市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抗洪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无条件执行!”民兵们坚定回应。 驻守磊石垸的民兵队伍每两天轮换一批,每批20人,以自愿报名为主。截至7月19日,白塘镇派出所驻村辅警湛天献已主动驻守四轮共8天,市卫健局工作人员王永林、大荆镇务农人员李长征、川山坪镇川西村村委会干部虞双武等5人已主动驻守三轮达6天。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二轮高洪,7月20日,湛天献、李长征等10人再次以诚恳态度和坚定意志,强烈要求作为第6批驻守民兵再次驻守磊石垸。 “险情大多出现在深夜,如果临时组织镇村队伍抢险,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和这么强的执行力。在垸区,他们已经成了让老百姓安心可以依靠的队伍。”白塘镇政府武装部长龚究原与民兵们一同相处了十天,被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态度深深折服。 “每次出现险情以后,民兵队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起驻守磊石垸防汛指挥部的白塘镇党委书记李鲜艳为民兵点赞。 “我要保卫自己的家园”“我想为家乡人民做一点贡献。”“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我是中国民兵。”这正是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共同的心声。 来源:掌上汨罗 —END— 本文由“湘北之声”整理发布,转载请获授权 想要更多福利快来添加湘北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