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汨罗将以端午龙舟文化为内核,用全域旅游引领城乡建设,把文化资源用活,把文化品牌擦亮,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汨罗江国际龙舟节现场 建好文化名城坚持“沿江为主、组团开发、加减结合、内疏外扩”战略,建设广泛认同的端午龙舟文化名城。 优化城市设计宏观上,按照地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标准,坚持湘风楚韵风格,从整体风貌、景观结构、空间布局入手,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各阶段同步优化。微观上,从街道名称、主题公园、城市雕塑、仿古建筑、门店装潢、户外广告等入手,增加文化元素,造浓文化氛围,彰显“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文化特色。 加快新区建设整体引进集城市广场、综合百货、大型超市、影院美食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拓展4平方公里的高泉新城,打造城北商圈。 依托历史遗存,留住城市记忆,建设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归义滨江街区。 以屈子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融合休闲娱乐、文化体验、高端居住,建成城乡统筹示范项目。 在罗城路友谊河节点,建成居住、商业、休闲为主的复合功能区,打造城南商圈。 推动旧城提质坚持旧城做减法,释放更多空间。完善停车场、公园、公厕、垃圾收运、应急避险、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保障供水、供电、供气、排渍等系统正常运行。规范市场经营、文化娱乐、交通出行等秩序,大力治脏、治堵、治乱、治陋,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宜居指数。 新市镇游家祠堂 建设特色镇村结合区位、产业、人文、生态等资源禀赋,加快14个集镇建设,重点建好新市慢城古镇、长乐故事小镇、屈子祠龙舟小镇、弼时红色小镇。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舒适、生态美好、乡风文明”的要求,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岳阳市美丽乡村3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70个。 完善、推广“西长模式”,推动农旅结合。发展体育休闲、农耕体验、探险露营等乡村旅游项目,引导农民以林地、土地、房屋等资源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民宿、生态庄园、康养中心,推动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股东、田园变景点、农村变景区。 汨罗江湿地大草原 打造魅力景区成立旅游委员会,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长岳湖湘文化旅游走廊、环洞庭湖旅游圈,推进全域旅游。 采取PPP模式,整体开发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以“湘楚汨罗、诗歌源头、文化圣地”为主题,依托汨罗江历史、人文和生态等资源,东起长乐故事小镇,串联新市慢城古镇、归义滨江街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西至屈子文化园,建设一道风景如画、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重点建好屈子文化园,修缮保护屈子祠,建成屈子书院、影视城、楚辞植物园等重大项目,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依托任弼时纪念馆、玉池山、神鼎山、影珠山,加快生态旅游开发。完善智能电网、城乡路网,实施气化汨罗、数字汨罗、无线汨罗工程,完善基础配套,实现城区、镇区、景区互联互通。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办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中国诗歌节、湖南花鼓戏艺术节,唱响“世界有条汨罗江”文化旅游品牌。 汨罗古培镇培塘村农家书屋 提升文明素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个,新建社区文化活动室28个、公共文化广场个。 实施广播、电视提质升档工程,推进新闻媒体转型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供给方式,让市民享受更优质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扶持文艺创作,鼓励多出精品,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实力。加强非遗传承,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汨罗文化产品“走出去”。 开办道德讲堂、国学讲堂,完善诚信体系,倡导全民阅读,多措并举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形成人人热爱汨罗、维护汨罗的良好氛围,让每位汨罗人都成为汨罗形象的文化名片。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赞赏 长按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