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伍继延,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寻找战争失踪者”是一个涉及千千万万家庭却少有人知的公益项目。伍继延先生,作为湘商文化的第一人,一直是我们期望约会的朋友。 一个充满偶热而必然的机会,我们见到了这位知性的文化人。跟所有的大咖一样,他很快就领悟到我们这项公益的意义与价值。 甚至,在得知我们正在进行湘籍志愿军烈士寻亲时,他突然说到“我的父亲就是抗美援朝战士……”。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伍先生记录的爸爸的故事。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这是一个小家庭的悲欢离合。 谨以此,纪念为国出征牺牲在朝鲜战争的20万志愿军烈士! 愿我们珍惜和平! 归来仍是青年 ——记录我的父母亲不为人知的往事 文:伍继延 在伍氏(顺昌)总祠落成典礼上,我致辞时特别说明是代表91岁的老父亲来参加活动。原来我不理解为什么他要把这张年轻时的照片放在祖宗祠堂,现在我突然明白:原来他参军离开家乡的时候是青年,他希望在家乡,他归来还是青年。 年农历9月初一,我的父亲伍平林先生出生于湖南新化县孟公镇沙洲村,这里也是伍氏隆公(新化开山祖)祖墓所在地。 据说我的爷爷伍奇富是一个不普通的人,虽然分家时只有一担箩筐,但是他白手起家经营有方,最辉煌时在家乡小镇上拥有自己的铺子,还可以发行自己商号的“票子”。 自幼受梅山文化的熏陶,我父亲养成了一种霸蛮、爽朗、乐观、豁达的性格。家境好的时候他开始上学接受正规教育,焚膏继晷,发愤读书,成绩很好。他特别爱好数学,每次都是班上的前几名,全区的毕业会考,几百学生参考,他拿了个第七。 可惜因为我爷爷伍奇富,盲目乐观借款发展扩张太快,加上他的经营管理不当,导致不得不破产清盘。我的父亲家境一下就从小康坠入贫寒,他只念了4年书,就不得不回家务农,经历过的艰难困苦,从小我们兄弟就经常听他“忆苦思甜”。 因祸得福,到了改朝换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自然以“贫下中农”的家庭出身得到新政权的赏识,读过几年书的“小知识分子”身份,也帮助他在新时代“如鱼得水”成为基层干部。 年,朝鲜战争爆发,发动全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抗美援朝。家乡新化县横阳区的阎政委给全区的青年积极分子作动员:“同志们,解放了,要分田地了,大家高不高兴?”全场齐答:“高兴!”“现在有人要来抢夺我们的胜利果实了,大家说,该怎样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阎政委继续激将。“必须拿起枪杆子!”当时23岁的父亲举手第一个应答。“觉悟高!”阎政委大声表扬。就这样我父亲伍平林和本村两名青年应征入伍了。 据媒体报道:初入军营,伍平林对一切都感到新鲜,表现得很积极。当时,部队分来了一批“沈阳造”改装冲锋枪。这种“50式”冲锋枪一扣扳机,“哒哒哒哒”可连发多响。伍平林一下就爱上了这个大宝贝。在一次全连射击比赛中,伍平林端起这宝贝,连发5枪,打出了47环的全连好成绩。伍平林好高兴:“我打了个全连第一呢!”可连长不仅没有表扬,反而批评了他:“你知道为啥没表扬你吗?你有点骄傲自满。”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年11月,伍平林和战友豪情唱起这首战歌,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师警侦工营侦察2连,开进了冰天雪地的朝鲜,用生命和热血一次又一次投入战斗,一次又一次创造着勋章…… 年,“秋季攻势”打响,伍平林被安排在全连战线最前排正中央对敌作战,使的就是那种“50式”冲锋枪。热血青年很快“打”出了三等功。年,“五四”青年节,他又被评为全师的“优秀团员”。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年1月1日凌晨,敌人一枚迫击炮打中了伍平林所在的高地工事,2名战友当场牺牲;伍平林左臂被弹片打穿,当即昏迷。随后,他和其他伤医院,后又送回国内天津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院治疗休养。 年,根正苗红的伍平林被安排进了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年毕业,校方决定保送其到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深造。 伍平林却又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考中山大学数学系。年,全国“反右”斗争兴起,“反对保送”也呼声四起。当时的党委书记找到伍平林:“保送不去,就是不服从组织安排;今年不去,就没有机会了。可别挑三拣四!”当年9月,伍平林进入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就读。 照片中的小孩就是我的母亲,从左到右分别是她的母亲、父亲、姑妈、叔叔。 年9月,我的父亲最终还是进入了岳麓山下的湖南师范学院就读,在这里他终于遇上了他一生的伴侣,来自一个被历史风云变幻击破,同样是家道中落的我的母亲龙洛特女士。 出生于年农历三月初十的母亲,给我们说的童年故事中最多的就是被担在箩筐里上山躲日本鬼子,因为她的老家在京广线旁边的湘阴县高家坊镇燕堂湾,从老宅就可以远看火车轰轰隆隆地通过,因此日本鬼子经常来骚扰。 我的外公龙赞周先生是一位读书人,早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外婆陈绥之女士则毕业于著名的长沙自治女校,在我的记忆中她永远是一副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后来她独自把子女们培养教育成人,并见证了龙氏子孙开枝散叶,在九十年代以八十高龄无疾而终。 他们一共育有三男三女,我母亲作为家里的长女自然而然也接受了很好的基础教育,她和妹妹的名字也是接受了西式教育的姑妈所取:长女英文名daughter(女儿),音译中文名洛特;次女英文名Rose(玫瑰),音译中文名洛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湖南口音啊? 因为日本侵占了武汉和长沙等大城市,原来在大城市读书的孩子们不得不失学回乡。我外公出身书香门第,深知亡国不能亡文化,于是便联合几位乡贤,以族长的身份利用龙家祠堂的房舍,在年创办了湖南省私立青江中学,接受失学返乡青少年就学,并主持修缮了龙氏族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更名为公立湘阴二中,年改制创办为汨罗市职业中专,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中专学校,即岳阳市现代农业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岳阳市目前唯一的普通中专学校,年学校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 除了兴学,我外公还积极支持抗日救亡,曾经一次就捐助20根金条给徐特立,用作共产党的抗日经费。为了纪念抗战三次长沙会战,我的大舅舅取名龙捷三;为了纪念抗战常徳会战大捷,我的二舅舅取名龙捷常;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我最小的舅舅又取名龙臻庆; 一九四九年鼎革之际,我外公龙赞周原本可以去台湾,因其妹夫妹妹作为国军高级工程师和医师,早在年就被派往台湾修建飞机场。但我外公觉得自己一生积徳行善,最多是拿出土地房屋分给穷人,这也是行善的好事!就是这样一个积徳行善爱国爱乡之人,却在后来的土地改革中被错误杀害。 我外公的妹妹龙世球女士,其夫后来升为台湾国军少将。老太太在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几次回大陆返乡探亲扫墓,几年前在台北以百岁高龄自然辞世…… 家道中落后我的母亲同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日子,作为已经初长成的大家长女,她除了要承受干农活等体力劳动的磨难,还有家乡地痞流氓的骚扰。幸亏外婆受过良好教育有远见卓识,坚信必须让孩子们继续上学才能赢得未来,于是让我母亲投靠长沙当小学教师的姨妈陈时健,这样我母亲才能避开各种纷扰,继续自己的求学路。 因为经济困难,我母亲完成初中学业后,直接报考了不要学费还发生活费的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成为了毛泽东主席的校友——好像当年毛也是因为木有钱上北京大学,才选择了不要钱的第一师范哦。 在第一师范发奋学习心无旁骛的母亲,以年年第一的成绩毕业之际,被保送到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学习,那一年正好也是年。 我的父亲母亲,一个是生于年的贫农子弟、二等一级革命伤残军人;一个是生于年的乡绅小姐、可以教育好的地主后代,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成为了同班同学…… 我的父亲在课堂上 年9月,父亲送我到湖南大学新生报到处,办理完成入学手续并入住学生六舍室后,带着我步行走到隔壁他和我母亲的母校湖南师范学院,去会他的同班同学。 一路上他说了些往事,比如说年他入学时,湖南大学分拆出来的湖南师范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还共用原湖南大学大礼堂和岳麓书院,年他们参与建设了现在的湖南师范学院校区,两校才彻底分开;还带我去看了他们上课的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数学系共用的语数楼等等。直到和他的老同学见面,似乎也没有听到父亲谈到他和母亲在岳麓山下的浪漫故事,不知道是确实没有故事呢,还是不想让才15岁的我太早学会谈恋爱,影响“为四个现代化学习”。 年进入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时,我的父亲已经三十一岁,加上没有经历完整的国民教育,应该说是大龄青年学习比较困难了,但是他仍然担任了年级学习委员。我很少从他们嘴里听到什么恋爱轶事,也许那个年代的爱情,就是在劳动和学习中培养吧。 随着“反右运动”后国家政策在政治上越来越左,母亲的日子自然也越来越不好过。家庭出身不好的“原罪”,和专业成绩年级第一的“学霸”,使她成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她只有在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没有政治色彩的活动。也许体育成绩不错让她能够感到光荣,所以后来她经常给我们讲的大学生活,主要是与体育运动有关。 父亲则因为贫农出身和革命伤残军人这两块“金字招牌”,越来越成为政治上的“学霸”。据说当年大学党支部讨论他入党时,有党员在会上说“伍平林同学脾气大,不能够接受批评意见”,他居然当场拍桌子发飙让对方拿出证据来,一拍就拍出了个“伍霸王”的绰号。 父亲年大学毕业成为教师后,因为个性耿直刚直不阿,经常打抱不平批评看不惯的人和事,因此和单位领导总是关系紧张。从最早分配的邵阳师范学校,一步步被排挤到他的家乡新化县城中学,和他的老家所在地的孟公镇中学,直到我年出生后,才以夫妻团聚的名义调入我母亲工作的湘阴一中。年11月6日我弟弟伍继志出生后,我们这个四口之家的小家庭正式形成。 母亲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家乡湘阴一中任教,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在一个学校工作了一辈子。年和我父亲结婚后,一直到年5月8日我出生前夕,母亲都在三尺讲台上每天至少上四—六节课。我的胎教就是中学数学,在娘肚子里我就天天听课,难怪我数学成绩超好,演讲也是天生的好口才。 媒体报道我父亲的教学故事还是颇为生动的:“伍平林教学有绝招:化整为零,深入浅出。每讲一个难题,他都是选择从几个与之相关的小题目做起。89班的吴建宏,对数学情有独钟。伍先生每天都要单独给他布置几个题目,做完后交伍老师“检阅”。后来吴建宏游学美国、加拿大,成为加拿大应用数学首席教授。 毕竟在炮火中滚过,伍先生总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有一年,母校特招了一个体育班,都是一些牛高马大的学生。竟没人愿当班主任。伍先生自告奋勇:“我当!”开班首句话就是:“伍老师个子不大,胆子很大。”他敢抓、敢整。一帮调皮鬼全被他收拾了。后来,这个班不少学生都成了县内精英人物。伍老师记得,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郑有才就是从这个体育班毕业的。 家庭合影,后排左二为伍继延 往事,并非如烟。上世纪80年代初,不少学生家里都很困难,胡海同学“偷”食了教师的一坨肉。听说校方要开除他,伍先生伸出老母鸡护鸡崽的翅膀,发怒了:“要开除他,就先开除我!”时过30年,学生记忆犹新。” 而在家里,我弟弟经常调侃父亲抄母亲教案的故事:因为母亲经常教一个年级三个班数学课,备课总是一丝不苟;父亲则因为担任同年级班主任事务繁多,有时候来不及准备好自己班级的数学教案,偶尔会参考一下母亲的教案。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我父亲从年步入教坛,到年退休,再到湘阴一中复读班执教至年,前后31年;我母亲从61年开始执教到91年退休,因为没有担任班主任,每个学期基本上要教三个班,学生应该比我父亲更多。 我父母亲到底教过多少学生?据初步估算,以平均每年2个班余人计,至少以上。 (全文完) 这里是战争寻亲的开放性免费公益平台“寻找战争失踪者”专注近代中国因战争失踪离散的军人。欢迎越来越多民众加入我们的队伍:如果你有寻找战争失踪者的需求,请将有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寻找战争失踪者”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白癜风治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