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明知汨罗市政府年11月已经发文明令禁止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内采砂,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打着清理砂场余砂的名义采砂,非法牟利27万余元,造成平方米国家湿地被破坏。8月8日,由汨罗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汨罗市首例破坏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汨罗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非法采砂打着清理砂场余砂的幌子

年下半年,被告人余某在汨罗市屈子祠镇金沙村金沙洲经营砂场,下半年因政府禁止而关停。汨罗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挖砂利润丰厚,来钱又快,被告人余某和杨某一拍即合,请来挖机和铲产准备“淘金”。年10月至11月期间,被告人余某、杨某在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民工以清理砂场余砂的名义,在金沙洲垸河段内合伙非法采砂出售,分配所得款项。汨罗市水利部门在巡堤的时候发现汨罗江堤坝受损,年11月2日,汨罗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采矿罪将余某、杨某刑事拘留,同年11月22日经汨罗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专家鉴定评估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

非法采挖后造成河床现场沟坎不平、近岸超深,岸滩坍塌,水流曲折回环,堤坡下陷,形成安全隐患。采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道内鱼类的栖息环境受到影响,削弱了河水自身净化的功能。经湖南省生态环境评估专家鉴定,被告人余某、杨某非法开采砂石,导致屈子祠镇金沙村金沙洲垸河段生态系统、湿地现场遭受破坏,经评估测算共计需生态修复费用65.7万元。

公益诉讼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

据悉,汨罗市政府年起多次发文明确,禁止在汨罗江平汨河段汨罗水域挖砂、取土、开矿等活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航拍采砂现场方位图,表明非法采矿位置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属于禁采区域,汨罗市人民政府在汨罗江沿江两岸制作湿地科普宣传资料进行了宣传公告。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2.1)第三条,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在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采矿,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在禁采区、禁采期内采矿,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第四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和本解释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既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又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

庭审中,汨罗市检察院针对被告人余某、杨某在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采砂,通过庭审讯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从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发表意见,以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追究2名被告人连带承担修复生态环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余某、杨某当庭认罪、悔罪,均表示将委托亲属通过岳阳市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积极退赃、承担专家鉴定费、自行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因案情复杂,法院将择期宣判。庭审后,合议庭将对自行修复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检察亮剑守护生态环境保护

(图片来自网络)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汨罗江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汨罗人民平日旅游休闲的去处,深受汨罗人民的喜爱,湿地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它关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不去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xs/29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