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进入音频课程↑

屈原:独立不迁,上下求索

一位伟大的诗人走远了,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纪念日。再不见轮毂交错短兵相接了,再不见诗人拔剑击节而歌了;古老的佩铃摇响在千年的楚地,诗人的长铗深深地沉入江心。“万古汩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借唐朝诗人王鲁复凭吊屈原诗一首,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人物的世界。

屈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文章的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善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可以说,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其次,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他还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来象征他与楚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

屈原作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盛赞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不仅汉代赋家甚至后来六朝诗人无不以学习和模拟屈原作品的表现手法为能事。其中包括“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篇,如《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夸张手法;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表现的大胆超奇,出人意料的想象;李商隐在《锦瑟》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一句中运用的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感叹自己年已半百,这“三李”诗文的浪漫主义都是明显取法于屈原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杜甫则以“窃盼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诗句来勉励自己,足见他对屈原诗作的浪漫主义成就的评价之高、景仰之深。我们从当今毛主席的大量诗作中,也可看到屈原作品对其“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伟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从屈原到“三李”,再到毛泽东的诗作,我们看到了浪漫主义手法一脉相承的关系。

香草与美人

屈原代表作《离骚》中最引人注目和晦涩难懂的有两类意象:香草和美人。

“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常把它们做成香囊,然后将它们佩戴在身上。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均见游国恩《〈离骚〉纂义》)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以及它与人格美的关系。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深契当时的情境,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影响深远。

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屈原的人格美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渗透并表现在诗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上。屈原的人格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灵的伟大,然后我们才倍觉其美,他的追求、爱好无不打上美的烙印。屈原的人格追求已远远超出了巨人的理解范围,他坚守一种信念:既不屈从世俗,也不背弃宗国。坚定的立场、坦荡的胸怀、清醒的头脑、严肃的生活态度、爱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屈原用其真情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屈原投江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汩罗江怀石自杀。《史记》的《屈原列传》对“屈原投江”有这样一个记载: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而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呢?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呢?为什么您偏要使自己忧国忧民的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也不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于是他写了《怀沙》赋,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就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成为诗人人生放达和恢弘气势的心理展示。

历史缓缓流淌,屈原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品格始终让后人高山仰止。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需要后人不断缅怀和追思。在屈原之后,蜀汉的诸葛亮、唐代的杜甫、宋代的陆游和文天祥等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承续了这种伟大的传统。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依然需要仰望屈原这种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灵魂。我们依然还要铭记屈原高唱的那些振聋发聩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正如美好的历史遗存可给我们以伟大精神的教育一样,屈原的人格和精神将永世留存,世世相传。

END

推荐阅读

高考满分作文PK零分作文,转疯了

长沙某青年老师,写给高三毕业生的一封信!震撼心灵!

李卓:年高考作文深度解析

黎细苗:高考作文(全国卷二)解析

高考作文题目大汇总

欢迎加群交流

长沙初中生作文交流群:

长沙新初一作文交流群:

长沙六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五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四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三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二年级作文交流群:

申请入群务必备注学生姓名+年级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rk/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