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新市镇团螺村村民都说,“团螺山上菩萨灵,团螺山下韩老师行!”行在哪?“爱校如家没私心!” 经国道进入团螺村,沿着山路兜兜转转10多里,我们找到团螺学校第二处旧址,见到了59岁的教师韩入社,他正凝望已显破败的校门。这里,是他耕耘了38年的根据地。 (韩入社老师正在授课) 韩入社是团螺村人,年从市一中毕业。当时,生产队看他诚实,又是个高中生,请他当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18岁的韩入社信心满满,“甩不动锄头把,我就捏好粉笔头”。 每天,韩入社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双休日,寒暑假,守校的也是他,团螺小学成了他第二个家。 年,学校重建,离韩入社家有1里多路。他觉得自家离学校远了点,不方便照看。一家人省吃俭用,在离学校米处,砌起房屋。站在家中坪内,一眼就能看到学校;凝神静气,学校的声响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由家往学校,还不要一分钟。一到打雷下雨天,韩入社急着往学校赶,关窗户,接屋漏,搬柴火。“离学校近,方便照看。”他不怕累,只怕学校受损失。 日久见人心,他转了正,又被村民推荐当校长,身上担子更重了。 因为是村小,学生基本是团螺村民的后代。到年,团螺小学就剩3名教师、60多个学生。“没学生哪有学校?为了学生,为了学校,分3个班,每个人管1个!”韩入社既是校长,又是总务主任和教导主任,还带一个班。3年中,他没有走过一家亲戚,没有帮过别人一次工。3年中,每个学生家中,他去了7次以上,哪条路通往哪个学生家,脑海里都有一幅“卫星图”。 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农村教育资源也正逐步优化。年,团螺学校再次换址,靠近了国道,占地46亩,为新市、黄柏两乡镇共3个村服务。韩入社舍不得老学校,但更多的是对新学校的希冀。 “换地不换心,新校还是我的家!”韩入社像不知疲倦的机器,将对老学校的留恋,化为新学校的奋斗动力。秋季开学前,校园杂草丛生,蛛网密布。韩入社没告诉别人,顶着烈日,戴着草帽,手拿镰刀,一寸一寸地割。整整5天,手脸晒得蜕了皮,累弯了腰,满脸汗水的他,看着整洁的学校,笑呵呵地说:“这才像个开学的样!” 开学了,要读一年级的孩子太多,家长吵得红脸红眼。“按规定来,没到入学年龄,天王老子的子女都不收!”韩入社打开校门,亲自把关。自家的亲侄孙、外孙女要读,差时间,“回去,下一年来!”;附近砖厂外地工人的孩子,到了年龄,“进来读!”一碗水端平,这是韩入社的做人宗旨,也是群众尊重他的原因。 新学校开了商店,直接影响了校门外的小卖铺生意。小卖铺老板得知是韩入社的主张,二话没说,关停了南杂生意,男老板还义务帮忙守校门。“韩老师冒私心,我想为他分担点!” 新校长任毅才来没几天,深为韩入社的敬业、爱校感动。“爱岗敬业,做人做事有原则,这是我对韩老的初印象,他是位值得尊敬的老师!” 赞赏 长按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