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6月,又是一年高考时,莘莘学子迎来人生的第一场大考。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41个年头。年那个冬天,全国万考生共赴考场,录取率不足5%;汨罗1.9万人报考,录取仅仅80人。 当年,17岁的汨罗人徐迎建就是万考生之一,也是汨罗80名被录取的大学生之一。40年过去,那一场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高考却让他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青年们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徐迎建回忆,他的报考,源于在村口广播里听到一篇文章:《青年们站出来,让祖国挑选!》那一刻,他才确定,恢复高考果然是真事! 徐迎建大学毕业照 “年以前,无论是初中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都只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或者回乡务农;只有个别人可以极为幸运地保送上大学。”徐迎建说,当年他初中毕业在家务农,还干过几个月民办教师,以为人生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直到听到了8月20号村口那一条广播,内心燃起了新的希望。 徐迎建记得清清楚楚,年的那一场高考,时间定在冬季12月的17、18号。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高中课程,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书,将双腿浸泡在水桶中盖上毛巾防蚊虫叮咬,碰到难题就找当时高中毕业生韩俊平请教……为了打赢那一场“硬仗”,能使出的招数,可都用尽了!“毕竟,这是我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师生携手进考场,汨罗仅录取80人 中断10年之后,年的那一场高考,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据了解,当年全国报考人数多达万,年龄跨度从15岁至31岁,甚至出现师生携手进考场的情况。然而,万考生中,仅仅录取27万,比例不足5%。报考人数之多,录取比例之少,可见一斑。 年高考资料图 徐迎建告诉记者,那一年,汨罗报考人数是1.9万(《汨罗市志》已记载),录取只有80人,34名本科,46名专科。而他,就是这46名专科生之一,也是极为难得的,以初中学历考上大学的人,这在当地还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印象最深的还是高考作文,考题是《心中有话对党说》。这个考题我当年就基本猜到了,所以考了高分。”说到这,徐迎建忍不住笑了,“基础不好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文科,可不知自己怎么就选了理科。可惜高中化学还没自学完,高考中它拖了后腿!” 寄语亲爱的同学们,人格人性人品是三宝 在大学里,徐迎建一刻也不敢懈怠。“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课,在图书馆读中外名著。”毕业后,他被国家分配了理想的工作,当过教师、记者、公务员,先后在汨罗多个部门单位担任公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回首四十年前那一场高考,仿佛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徐迎建老师也是感慨万千。他的同学当中,最高职务已至副部级。但是,生活和工作在汨罗这座小城的他,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在这座江南小城里体验着幸福人生。 又是一年高考时。他寄语每一位赴考的、亲爱的同学们,轻松愉快走进考场,尽最大的努力迎接人生的第一场大考。同时,他希望同学们不以考分论成败。漫漫人生路,比高考更重要的是,养成自己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人性和良好的人品。他说,这是人生三宝。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