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殉国的地方,是诞生《离骚》的热土;纪念屈原形成的端午习俗在汨罗江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汨罗江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成为湖湘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湖南汨罗市大力发展端午文化产业,着力于打造中国屈子文化园,让其成为传承屈原精神和历史文化的标杆。目前,西典参与建设中国屈子文化园核心景区——屈子书院,传颂屈子遗风,承载悠久的楚风历史文化内涵。 集大成建标志性重大文化工程 塑文化圣地 ━━━━━━━━━━━━━━━━ 湖南汨罗,龙舟故里,端午源头,有着两千多年底蕴丰厚的文化,中华屈学传遍世界,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年9月,丰富多彩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打造屈子文化品牌建设,汨罗市决定依托世界名人——屈原、历史名江——汨罗江、千年古祠——屈子祠,整合文化资源、山水资源和节日资源,大规模修建以屈原爱国主义思想和求索精神为主题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瞩目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圣地。 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听取屈子文化园建设专题汇报后明确要求:“把屈子文化园建设纳入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项目,建成湖南标志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建成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屈子书院创建于宋朝年至年,仅比长沙岳麓书院晚30年,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与屈子祠构成一个整体,历史上几次搬迁,总是相随相伴,新中国成立后,屈子书院改为学校,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据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徐蔚明介绍,重建屈子书院已得到国家的重视,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临屈子祠视察,还题写了“屈子书院”院名,重建的屈子书院将恢复历史书院原貌,并建设成海内外最大的研究屈原和楚辞的基地、中国屈原学会重要活动基地。 屈子书院作为屈子文化园的核心项目,建成后将不再是单一的讲学场所,而是集历史见证、探古寻幽、场景展示、现场教学、专家讲座、游客参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空间。 西典融合智慧科技 唤醒书院生命力 ━━━━━━━━━━━━━━━━ 屈子书院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作为一座千年书院,当地的最高学府,为汨罗这片土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这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见证了汨罗教育的千年历史,印证了独特的祭祀文化,理应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西典从屈子书院的建筑整体布局、形式、功能分配、展陈构想、景观设计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屈子文化。整个方案充分结合特定环境,创造了展陈设施一流的大型展示空间,展现了智能化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高水品运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全方位传播屈原历史文化,多手段诠释展陈主题内容,启迪观众智慧,打造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重建的屈子书院将开拓屈原认知的的新境界,放大资源认知,放大视域空间,重温屈原浪漫人才、光辉作品、高洁人格、伟大精神为主线的书院,打造成一个缅怀屈原、走进楚辞、展示民俗、了解历史、欣赏山水、培育情感的复合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楚辞教学与培训基地、屈原文化传播传承游览体验的文化圣地。 重建千年书院 赋当代人时代使命 ━━━━━━━━━━━━━━━━ 所谓千年眼光,就是要求充分意识到今天的决策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建筑就是明天的遗产。不仅要考虑今天的建设,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要有超越历史的智谋,为未来的发展和文化积淀留下足够空间。 汨罗市充分利用屈原在汨罗居住、创作、沉江这一特定历史过程,围绕屈子祠、汨罗江、端午节这些杰出的文化遗产,通过遗产保护、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文化再生手段,有机整合区域内“山、水、祠、院、馆、址”资源,打造一个以领略楚文化风貌为主的“屈子遗产露天博物院”。 屈子书院平屋飞檐、曲拱承斗、清水青砖等具有典型的楚汉建筑风格,书院大门开在南侧,从南往北依次是大门、求索堂、沅湘堂、独醒楼。重点建筑为沅湘堂,虽然只有一层,但最为高大。在4栋中心建筑两侧还有分布有悲士亭、清烈堂、太史厅、悲秋阁、寒室、沧浪台、阆风厅、椒兰厅等十余个建筑单体。实现与整个屈子祠及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最终体现宋代风貌的文化遗产。 屈子书院已不是一般的建筑项目,它以一种大世界、大时代、大思维、大构架、大手笔来实现对其重建的认知和实践,屈子的求索精神一定会激励人们向着真理的方向和理想的目标阔步前行,创造出无愧于这份珍贵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西典是一家专业从事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档案馆、纪念馆、企事业单位展厅等大型主题空间营造、创意设计与布展施工的上市企业,已逐步成为国内博览行业的领军企业。 长按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