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彭洋讲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192509.html

中国男篮输了。

作为本届篮球世界杯的东道主,中国赢了科特迪瓦、韩国,败给波兰、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从80年代重返奥运开始,中国男篮可能要第一次面临无缘奥运的局面。

这些天,岛叔在朋友圈里目睹了许多吐槽甚至指责。作为一个   易建联(左)在比赛中突破尼日利亚队球员迪奥古的防守上篮。(来源:新华社)

亚洲的掉队

1、很多观众这次对男篮的成绩比较失望。能不能客观跟我们说说,男篮现在在亚洲范围、在世界范围内水平如何?是如此次成绩体现出来的那样,退步了吗?

薛原:客观来说,从70年代重返亚运会、80年代重返奥运会赛场到现在,无疑中国是亚洲一流。亚洲很多老对手,比如伊朗、韩国、菲律宾,也在亚洲决赛遇到过,总体来说我们胜多负少。84年到年,男篮没有缺席过奥运。我们始终是代表亚洲参加奥运的,因为亚洲只有一个名额。

但是,世界篮球这些年发展很快。新世纪以来,以欧洲篮球为代表,包括南美、非洲,这些地区国家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明显加速,也有越来越多的球员去NBA。NBA的国际球员,主要是欧洲、南美和非洲。包括大洋洲在内,世界水平进步很快。但是亚洲整体上落后了。

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规则的改变。以前是每年奥运会前一年的亚锦赛,决定谁能出线代表亚洲打奥运会。这些年中国亚锦赛都是冠军,我们都是跟老对手较量,拿到奥运入场券。但从这一届开始,入场券的规则玩法变了,变成世界杯来决定了:世界杯上成绩最好的亚洲最好球队,能拿到奥运直通入场券。

也就是说,我们参加奥运的目标没变,但是对手变了。

小组赛,我们遇到非洲、欧洲、南美的对手。一来对他们不熟悉,二来,客观上对手整体实力比我们强一些。包括复赛阶段,赢了韩国,对尼日利亚很尽力了,但是差距是能看出来。这就是新的挑战。不是跟亚洲内部的对手打了,要跟世界范围内的对手打。这就提高了竞争的难度和压力。

从中国男篮自身实力来讲,这些年,水平最高的就是姚明,超级巨星。以他为顶点,08年奥运中国进了前八名。但是姚明之后,没有他这个层级的球星和核心球员了。虽然整体上我们能维持在亚洲的竞争力,但是有波动,09年输给过伊朗,13年输给过台北,14年亚运会输给日本,这都是当年比较大的挫折。

可以说,我们在亚洲没有掉队。但是亚洲在世界上掉队了。

姚明(右)与易建联(左)

问题的暴露

2、此次篮球世界杯抽签结果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是上上签。科特迪瓦、波兰、委内瑞拉,都不算太强。您觉得这次战绩不理想,究竟是战术层面的失误、意外(比如无人可用、重要球员伤缺)的原因多一些,还是战略层面暴露出的问题更多?

薛原:首先,我认为,战术层面能解决好的话,其实可以小组出线。不管是具体到球员伤病还是临场的球员变化、委内瑞拉那场的临场心态调整,以及针对场上形势的调节变化,这些关键环节如果能做好,小组出线是有希望的。

坦白说,这个分组的签的确不错。科特迪瓦我们赢了;波兰和委内瑞拉,无论是世界排名的相近程度,包括比赛呈现出的态势,都说明我们跟他们实力相差不大。跟波兰打了加时赛,最后阶段出现了很可惜的处理球失误;奥运赛场碰到过委内瑞拉,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他们强悍的对抗风格并不习惯,造成了心态、体能上的问题。

在有机会的情况下错失机会,真的很可惜。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所在。

从战略层面说,暴露出我们普遍对抗偏软、缺乏层次更高的核心球员的问题。阿联最后一场的表现大家讨论很多了,他是一个老兵。

这些战略上的问题还是要回到整个篮球体系的改革,比如联赛水平提升等,这也不是姚明一改革就灵验的事儿,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包括选拔体系的重建——以前是体工队,现在要构建运作更良好的俱乐部、把学校和体校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广运动文化、扩大运动参与面,这些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工夫。

从长远看,哪怕这次世界杯出线了,第一,不标志着改革成功;第二,问题还在,改革依然不能停步。比如,篮球氛围的培养,现在在推广“小篮球”,刚开始做了一两年,面向6-12岁的孩子,要等他们打出成绩,至少十年八年。包括CBA的升级,检讨外援政策、对抗强度等,都不是立竿见影。

不管世界杯能否出线,改革都要往前走。不是说出线了就不改了。没出线,问题暴露得更彻底,更得改。

#易建联太拼了#比赛精彩瞬间

“专业”

3、从第二场之后,我们看到姚明主席坐在教练席背后,有时候指点一下年轻球员。有人批评说这是“行政干预”,说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您怎么看?

薛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能简单理解成篮协主席就一定是要打过篮球的。否则,NBA以前的主席是律师,国际足联的布拉特没踢过球,怎么理解?还有很多成功的教练都没什么辉煌的球员生涯,或者说打得很差。姚明能当篮协主席,不仅是因为他球打得好,更因为他是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姚明打过NBA,英文很好,懂国际上这一套;退役之后又去念了上海交大的学位,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他还管理过上海俱乐部,有管理经验。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才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句话千万要好好辨析。很多运动员不一定适合管理,姚明是懂这项运动、又有管理,这是大家公认的。

至于姚明坐到教练席后面,我看也不是越俎代庖,还是以男篮老大哥的身份去加油鼓劲,偶尔点拨一两句,很正常。球队也能从他的在场感受到力量,团结成一条心去战斗。

男篮将士们集体晒出这张图

改革空间

4、当年姚明刚上任时候确实这个新闻很震动,我们也写过一篇文章(姚主席的意义)。应该说他的很多改革举措我们都看得到,比如让更多的年轻球员进入国家队,努力改革联赛体制,也拿到了亚洲杯冠军。您觉得现在男篮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经此一役,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地方在哪儿?

薛原:篮球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国家队是塔尖,一举一动最被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ls/90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