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629586.html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去年12月10日,在参拜太子矶边的黄观墓后,这两句诗就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纡。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明代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上清溪联盟村)人。

黄观像(网络图片)

关于黄观,有两点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其一,黄观是个超级“学霸”。的确,在读书求学方面,他太神奇了。据传,黄观是“唯二”的“六首状元”。“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上,只有黄观和清朝的钱棨做到。但钱棨曾多次童试落榜,考中生员参加乡试也经历多次失利,47岁时才中乡试第一名解元。而黄观一气呵成,27岁即中状元。想想,普通人考个秀才、中个举人就要举族同庆了,而黄观却“连中六元”,太“恐怖”了,时人赞誉黄观道:“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书法真迹(网络图片)

其二,黄观是“真的猛士”!黄观在明代建文朝任礼部右侍中,参议国之大事。燕王朱棣自恃皇叔,入朝不拜侄儿惠帝朱允炆。群臣默不作声,唯黄观当面以礼斥之:“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建文四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起兵攻打朱允炆,意在取而代之。黄观受惠帝朱允炆之命草诏告天下,并在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太子矶(又名罗刹矶)时,得悉燕王即位,惠帝不知所踪,黄观“朝衣东向再拜,投湍死。”此前,南京城破后,黄观之妻翁氏与他们的两个女儿及家属十人不甘受辱,亦沉河自尽。黄观死后,其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直到将近两百年后,万历皇帝为建文朝平反时,黄观之忠始得旌表,朝廷补谥其“文贞”。于是,黄观的家乡终于能够为他立祠修墓。

长江太子矶水域

太子矶边的黄观墓有两座,都是衣冠冢,都在翠屏山上。

翠屏山一角

翠屏山位于贵池区乌沙镇新义村境内,说是山,其实只是一座只有几十米高的土丘,像一列屏风面对长江铺展着。

十二月的江边,寒风凛冽摧木叶,满目枯枝败叶,衰草藤刺没径。在当地村民陈灿进的指引下,我们拨拉开路边山坡的荆刺,一块爬满藤蔓的赭红色墓碑出现在我们面前,墓碑正中横向从左往右刻着10个字:“明代礼部右侍中黄观墓”,这是原贵池县人民政府年所立之墓碑。

原贵池县人民政府立墓碑处

从这处墓地往西南来米,穿越一片杂草地,在一处灌木林里,赫然立着一块黑色的似乎很新的墓碑,墓碑上从右往竖排着几行淡黄色的字:右边一行是“先高祖明状元礼部右侍中”;中间一行“黄文贞公观之墓”字稍大些;左边是立碑人和立碑时间。这是黄观的后人所立。

黄观有后人?不是被灭族了吗?这里有一个传奇。

据史书记载,灭族之际,黄观弟弟黄觏的妻子毕氏怀着身孕逃回娘家隐藏起来,生下一子并烟火相延。今天的贵池里山街道象山村贴路毕自然村中几户黄姓人家便是黄觏后代。而黄觏自己则带着黄观幼子逃出京城,来到苏北沿海地带隐姓埋名,一直到朱棣死去才迁徙到盐城定居。黄观幼子改名大张,大张长大以后娶妻生子,代代相传,但一直隐瞒家世来历,直到五世以后,万历皇帝为建文朝诸臣平反,才公布身世来历。

大张后人定居于江苏盐城潘黄第八营,经过几百年繁衍,现在已经发展成数万人的大家族。年起,盐城第八营黄氏后人先后六次来池州寻根问祖,终于与黄觏后人相聚。

江苏盐城黄观后人在池州城区合影

(网络图片)

其后,经过不断寻找,黄观后裔的寻根团在贵池区乌沙镇新义村林场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找到了黄观的衣冠冢遗址。墓穴已被盗被毁,原墓地一度成为砖窑。他们便在原址重修了黄观衣冠冢。这便是我们在翠屏山上看到的第二座衣冠冢。

黄观后人在寻找黄观墓原址

(网络图片)

和前面那座衣冠冢一样,这座衣冠冢四周的环境也很荒凉。没有进入的路径,枯草落叶遍地。陈灿进带领我们在枯草中踏出一条路,钻进一片灌木林,才找到这座墓。令人欣喜的是,碑前有一丛野菊花灿烂地绽放着,格外耀眼。此境此情,不由得让人想起明代另一位大忠臣于谦的诗句:“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在缕缕淡香中,我们一行对着黄观衣冠冢长揖,并跪拜致敬。

拜祭黄观墓

翠屏山下长江水域就是著名的长江太子矶水域。太子矶,又名罗刹矶,是一个长约米、宽约米的礁石群。因其上建有昭明太子庙而得名太子矶。明朝中后期,为纪念黄观,人们又在上面建了一座黄公祠,世代香火不绝。

轮船在太子矶水域航行

太子矶水域水流湍急,水下暗礁林立,被公认是长江最危险的水域,一度被船家称为“长江中的百慕大”。为确保航行安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家就分批在这里启动了炸礁工程,到年年初,彻底炸毁了太子矶。

太子矶炸礁(网络图片)

12月是长江枯水期。站在碎石密布的江滩上眺望长江,一艘艘船只在濛濛中来往穿行,激起风浪不时拍打着江岸,两三亩大小的太子矶不见踪迹,更不要说太子庙、黄公祠了。

太子矶水域上游不远处是著名的菊江。看着江水从西往东滚滚流淌,我突然想到,菊江南岸东至县的一部分,古时曾属江西彭泽县。这里是菊花盛开的地方,附近的一段长江也因此得名“菊江”。东晋时期,喜欢种菊赏菊,也像菊一样品格清奇、气节高傲的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归隐、甘守清贫。一千多年后,那个像石灰一样“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铁骨硬汉于谦,却心悦诚服地为陶渊明“折腰”。一日经过东至,看到纪念陶渊明的“菊江亭”,他恭恭敬敬地写下《过菊江亭》一诗:“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菊江往西,南岸是“干越之地”江西。这里曾孕育南宋抗元名臣、状元丞相文天祥,一个吟咏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容走向刑场的文人、政治家、大英雄。

菊江上游北岸是三楚大地核心区—湖北。提到湖北,人们不能不想起一个人,像橘树一样独立不迁的楚国大夫屈原。他一生“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他宁赴江流,自沉汨罗。

江水东流去。太子矶水域下游南岸二十余公里的地方,就是贵池城,黄观求学的地方。年,黄观的授业恩师、元末学者黄冔用生命为黄观上了最后一课:当元朝都城被明军攻破时,黄冔投井殉元。年的冬天,在贵池城西南的今贵池区涓桥镇联合村石灰冲,复社领袖、当时的贵池县兴孝乡人吴应箕抗清被俘,慷慨就义。年1月,在贵池城东南的今主城区翠柏南路(原国民党安徽省第八行署监狱所在地),红军名将、共产党员、贵池里山人凌霄遭受敌人酷刑而不屈,为中国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太子矶水域江滩碎石满地

“太子矶上还有座寺庙,”风中飘来陈灿进的说话声:“听老辈人说,这寺庙是座大庙,有近百名和尚。抗日战争时,日本鬼子在这附近登陆,闯上太子矶。和尚们宁死不投降,拒绝与鬼子合作,全部被鬼子杀害。”

屈原自沉汨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丹心照汗青、黄冔投井殉元、黄观沉江殉节、于谦刚正不阿附、吴应箕石灰冲就义、凌霄为革命牺牲、太子矶上众僧宁死不屈……,一段长江孕育出这么多情节不同、主题类似的动人故事,为什么?我想,应该是文化的力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忠贞尚节的品格已转化为这一带人生存的“文化水土”。只要这样的“水土”不流失、不被污染,这里的人们就会一直保有这样的品格。但在商品化浪潮滚滚的今天,这样的文化水土会不流失吗?会不被污染吗?还有,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这样的文化水土吗?

“呜呜呜……”一声汽笛打断了我的思绪。“哗……哗……”江面上,一艘又一艘轮船从眼前驶过。

“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经过同行人的多次催促,我开始启程回城。临行前,向着翠屏山的方向,我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心里默默地许了个愿:“但愿下次来这里时,黄观的墓地能得到整修!”。

江苏盐城黄观墓园(网络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iluozx.com/mlsms/9647.html
------分隔线----------------------------